】 【打 印】 
LPR“原地踏步” 至少有三處不同以往
http://www.crntt.hk   2021-07-22 08:20:09
  中評社北京7月22日電/7月20日,最新一期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繼續保持不變,至此,LPR已“按兵不動”15個月,並被部分業內人士理解為“市場化降息落空”。

  證券日報發表記者張歆評論文章分析,不過,如果將貸款具象為生產消費,並清楚作答“原價與實際售價的差異”“成本與售價變動趨勢的關聯”“經濟發展如何影響購買力”等問題,或許可以更好理解LPR“原地踏步”背後的至少三處“不同以往”。

  其一,貸款利率雖然“保持原價”,但仍可以通過加大“折扣力度”的方式,實現實體經濟“降息獲得感”的提升。

  2019年8月份,央行推進貸款利率市場化改革,改革後的LPR參考MLF利率水平,貸款利率則錨定LPR。雖然LPR從2020年4月份下調之後一直未變,但是央行繼續健全市場化利率的形成和傳導機制,實際貸款利率總體保持了下行態勢。

  央行此前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企業貸款利率為4.63%,同比下降0.16個百分點,其中今年2月份企業貸款利率更是曾創下有統計以來的最低水平;小微企業新發貸款合同利率5.18%,分別比上年同期和2019年同期低0.3個和1.06個百分點;製造業貸款合同利率4.13%,比上年同期低0.25個百分點。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雖然LPR未變,但是實際貸款利率不僅明顯降低,而且結構有所優化,有力地支撐著實體經濟復甦。

  其二,從可持續性來看,成本與售價變動趨勢的一致性難以撼動。此前一段時期內,銀行業貸款成本下降速度曾慢於“售價”,需要調整期為自身“降成本”。不過,今年以來,變化已然悄悄發生。

  從銀行的負債結構上看,絕大多數銀行存款(不含同業)占總負債的比重超過60%,而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攬儲成本持續較高,顯然制約了LPR點差的壓降空間。雖然7月15日降准落地,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每年約130億元,但對銀行綜合負債成本率的改善幅度相對有限。

  不過,去年以來,監管部門持續優化存款利率改革,金融機構自主定價能力不斷增強。今年6月份,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決定將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確定方式改為在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加點確定,新方案有利於提高商業銀行存款利率自主定價的自由度和精准度,促進行業有序競爭。

  從效果來看,去年下半年以來存款成本的下降,已經開始投射於今年新定價的“貸款產品”。央行數據顯示,今年前6個月,企業貸款合同平均利率為4.41%,與今年上半年的實際執行利率相比進一步降低。

  其三,歸根結底,市場主體對於信貸的購買力(也包括對價格的承受力),取決於經濟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LPR的“踏步走”,其實正是對於6月份重要經濟指標的加速向好和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的韌性應對。

  6月份,中國經濟數據整體好於預期。其中,最令人欣慰的是此前復甦較慢的製造業投資、消費等近期加速向好。當然,這並不意味著LPR後續已經沒有降低的必要性,而是為LPR增加了韌性,為貨幣政策與財政、就業、外貿等政策更好地協同爭取了時間和空間。

  同時,國際經濟環境仍然複雜多變。6月份美聯儲議息會議的點陣圖顯示加息提前的可能,且美國新增非農就業明顯改善,這也對於中國“以我為主”的貨幣政策提示了預留“政策空間”的必要性。

  文章最後說,綜合來看,降准後LPR雖仍“原地踏步”,但是信貸“場景”已經多維度變更。未來,決定LPR會否真正發生位移的,仍是實體經濟、各類市場主體、擾動因素與銀行業機構的生態交互格局。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