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深化改革促LPR基準作用更好發揮
http://www.crntt.hk   2021-06-19 08:44:38
  中評社北京6月19日電/“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完善央行政策利率體系,更好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基準作用。近日,人民銀行發布《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2021)》,對LPR改革情況進行了闡述。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文章表示,利率市場化改革是中國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在利率市場化改革過程中,長期存在“利率兩軌”問題,也就是存貸款基準利率和市場化無風險利率並存,這影響了貨幣政策的有效傳導。推動貸款利率改革,實現“兩軌合一軌”,重點之一就是要進一步培育市場化貸款定價機制。

  為此,2019年8月17日,人民銀行宣布啟動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推動貸款利率進一步市場化。這次改革主要包括:一是LPR按照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加減點的方式形成,這是實現貸款利率和市場利率有效聯動、提高市場化程度的關鍵;二是LPR報價行在原來10家全國性銀行基礎上,增加城商行、農商行、外資銀行和民營銀行各2家,總數達到18家,提高報價行的代表性;三是LPR在原來1年期一個期限品種的基礎上,增加5年期以上的期限品種;四是LPR報價由原來每天報價一次改為每月報價一次。

  這次改革規範了報價原則。人民銀行要求報價行按照自身對最優質客戶執行的貸款利率來報價,既充分體現市場化報價形成原則,又可以有效提高報價的參考性。同時,人民銀行還引導商業銀行機構盡快應用LPR,從2019年第三季度起將LPR應用情況及貸款利率競爭行為納入宏觀審慎評估。2019年底,新發生貸款中運用LPR定價的占比已超過90%。在對增量改革的基礎上,2020年3月至8月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推動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

  文章介紹,總體來看,LPR改革後,形成由MLF利率到LPR再到貸款利率的傳導機制,帶來一系列成效。

  首先,改革提升了市場化水平。MLF利率由市場化招標形成,反映了銀行平均的邊際資金成本,報價行加點幅度主要取決於自身資金成本、市場供求和風險溢價等因素,因此LPR較為充分地體現了資金供求變化,市場化程度明顯提升。

  其次,暢通了貨幣政策傳導。MLF是人民銀行的中期政策利率,LPR是由MLF利率加點形成的,人民銀行通過調整MLF即可以影響LPR,推動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通暢和效率提高。

  再次,推動了貸款利率下降。LPR改革以來,貸款利率隱形下限被完全打破,政策利率下降的效果放大傳導至實體經濟,實體經濟貸款利率有所下行。

  最後,促進了銀行經營變化。銀行金融機構自主定價能力增強,同時貸款利率下行促使其不僅要提升資產端定價還應降低負債端成本。

  文章指出,LPR改革還需要進一步深化。在LPR改革中,出現了部分中小銀行受人員能力、系統建設滯後等因素影響,未將LPR嵌入內部資金轉移定價(FTP)的情況,以及LPR變動可能誘發借款人根據利率變動提前或延期還款從而增加金融機構風險管理難度等問題,需要予以研究解決。

  進一步深化LPR改革,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首先應繼續完善和發展LPR衍生品市場,完善LPR利率互換、期權等產品開發,以及MLF操作機制,進一步提高操作透明度、規則性和可預期性,為LPR提供更好參考基準並更好引導市場預期。其次應加大對中小銀行技術和人員能力提升的支持力度,不斷提高其科學定價和資產負債管理能力,不斷發揮中小銀行的優勢,將金融資源更多配置到小微企業領域,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