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4日電/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中國積極應對風險挑戰,採取一系列務實舉措,率先實現復工復產,經濟恢復好於預期,成為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個成績來之不易。但也要看到,當前中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居民消費仍受制約,依然有諸多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對此,需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形成國民經濟的良性循環,進一步激發經濟活力,積蓄發展動能,對衝可預見的和不可預見的風險。實現這一目標,有效增加公共消費的投入是一個重要手段。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林盼文章介紹,公共消費,是指由政府或非營利性機構承擔費用、向全社會提供的用於非物質生產領域的公共服務和產品,包括政府自身消費(行政開支)和社會性消費。增加公共消費的投入,能夠使消費者的經濟負擔相對減輕,這有助於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進而有利於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比如,大家熟悉的政府發放消費券,就是增加公共消費的一種方式。近年來,中國公共消費的支出規模逐年擴大,已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
文章分析,公共消費的作用十分重要,那麼是否可以無限度地增加公共消費呢?當然不行。
政府的財政收入以及非營利性機構通過各種渠道所獲得的經費,是公共消費的主要支撐力量。這些資金是有限的,將資金過度投入到公共消費中,會大大超出財政的承受能力。因此,有關部門在倡導公共消費時,通常採用“合理增加”這一取向,希望通過提高支出效率的方式,讓有限的公共消費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文章指出,如何才能實現“合理增加”?關鍵是做到“精准”二字。
具體來看,政府應當做好前期調研工作,了解消費領域的短板和瓶頸,梳理影響消費者消費意願的核心問題。調研工作可以由政府委派人員進行,也可以利用大數據實時追蹤公共消費的使用情況。政府以此評估政策實施的效果,及時對政策進行優化和調整,有效促進居民消費。
能否以“知己知彼”的態度推動公共消費,是決定需求側管理能否提升質量的重要因素。拿之前被廣泛使用的消費券來說,有的地方發放消費券,在短暫地刺激居民消費之後,便出現了後勁不足的問題,主要原因正是精准度不夠。比如,在消費券發放的過程中,對商品的類別缺乏清晰定位,一些“剛需商品”借著消費券的“東風”進入消費者的“購物車”,這就難以起到持續刺激消費的作用。又如,一些消費券的發放屬於跟風行為,商家對消費券增加了使用期限、範圍等約束條件,部分消費者拿到了消費券也難以有效利用,造成消費需求和實際購買之間的“錯位”。
由此可見,像發放消費券這樣的增加公共消費的行為,應當對商品、商家和居民的消費進行精准識別。文化旅遊、娛樂健身、交通運輸等行業具有較長的產業鏈和較多的關聯行業,且可以成為長期消費、固定消費的對象,應該是發放消費券的主要領域。同時,還要採用數據追蹤等方法,對商家修改消費券使用規則甚至變相加價等行為進行監督,保護消費者權益。尤為重要的是,需對居民的消費需求提前預判,了解消費者的興趣和品類偏好。只有這樣,才能使消費券的設計達到預期效果,不至於出現成本增加、資源浪費的情況。
從發放消費券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在增加公共消費的問題上不能搞“大水漫灌”。各級政府和機構應當提高施策的針對性和精准度,精心設計和管理公共消費的內容和流程,堅持結果導向,注重施策效果,建立有效的反饋機制,充分了解消費者的意願和偏好,有效提升居民在消費過程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使他們願意消費、滿意消費,盡可能地將增加的公共消費花在刀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