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2個發熱的孩子是中國留學生,和我兒子年齡差不多。講心裡話,我把他們當成我自己的孩子。”金慧說,“這些年輕人遠離自己的家鄉親人,我必須代替他們父母照顧好她們。”
在近3周的時間裡,金慧每天打兩三通電話詢問留學生的生活狀況,胃口好不好,吃的東西夠不夠,吃完藥感覺怎麼樣,咳嗽有沒有減輕……當留學生需要幫助時,熱線支援小組的“年輕夥伴”總能及時趕到,無論是送飯送藥還是聯絡當地醫生,支援小組的夥伴們從未耽擱。
“有我們在,至少可以及時尋醫問藥,有什麼緊急情況,我們也可以幫忙應對。”金慧言語中滿是欣慰,“熱線支援小組的年輕人都非常熱心,出錢出力,從無二話。”
如今發熱的2人已全部痊愈,呼吸困難的僑胞在及時送醫後連續3天新冠病毒檢測為陰性。“根據我們了解到的數據,整個羅馬地區的僑胞中,沒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金慧說。
“不是一個人的事”
金慧對僑胞防疫的自信,來源於羅馬地區22個僑團組織共同付出的努力和共同組建的防疫信息網絡。
羅馬僑界疫情應急小組成立之時,正值中國暴發疫情之初。當時,應急小組主要忙於捐資捐物、全力馳援中國。隨著春節過後越來越多的華僑華人從中國返回意大利,應急小組也開始為僑胞防控疫情做出各種準備。
首先,應急小組決定緊急叫停所有僑團準備的春節廟會,減少人群聚集。對於從中國返回羅馬的僑胞,在各僑團的呼籲下,僑胞普遍自覺居家隔離,一些僑胞經營的中餐館、家庭旅館為有困難的僑胞提供隔離期間的免費食宿。此外,22個僑團組織共同呼籲羅馬當地僑胞暫時關停門店、停止企業生產,居家防疫,出門做好日常防護。
隨著意大利疫情蔓延,中國各界捐贈到意大利的防疫物資陸續運抵,國內僑務部門積極支援,各個僑團組建起各自防疫微信群,聯絡僑胞成員,宣傳防疫知識,提供各類幫助,把口罩、中藥等防疫物資分發到每個僑胞手中。在這個過程中,一張觸及每個僑胞的信息網絡也構建起來。
“疫情暴發之初,意大利僑胞承受了防疫情與反歧視的雙重壓力,大家時刻感受到外部環境帶來的壓力,也因此深刻體會到,疫情防控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整個華人社區面臨的群體危機。”歐洲華商聯合會會長、歐洲華商商學院執行院長戴小璋也是應急小組的成員,了解意大利僑胞抗疫的不容易。
在戴小璋看來,羅馬地區華人群體的低感染率是許多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從中國回到羅馬的僑胞自覺進行14天自我隔離;羅馬當地僑胞家庭提前儲備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減少外出和人群聚集;學習中國民眾採取的科學防疫方法,出門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距離;與僑團保持聯絡,通過微信群等信息渠道及時溝通防疫信息……從僑胞日常防疫的細微之處,到羅馬當地僑團、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中國國內僑務部門等多方力量的匯聚,都可見工夫。
“提前預防、群防群抗、組織嚴密、保障到位,是經過羅馬華人社區實踐檢驗的有效防疫方法。”戴小璋總結說。
“不帶偏見,客觀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