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鏡頭:台灣日本受降地 中山堂成藝文中心
http://www.crntt.hk   2018-09-05 00:28:48
牆面正在整修的中山堂。(中評社 鄭羿菲攝)
  中評社台北9月4日電(記者 鄭羿菲)位在台北市延平南路的中山堂,鄰近西門商圈,是台灣第一個會展建築,落成於台灣日據時期1936年,當時稱為“台北公會堂”,在1945年八年抗戰勝利時,中山堂光復廳被選為“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典禮”場所,由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在太平洋戰區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的陪同下,代表中國接受日本台灣總督安藤利吉投降。

  1946年蔣介石抵達台北後,曾出席在中山堂舉行的“台灣光復一週年紀念大會”,之後中山堂成為國民大會召開場所、正副“總統”就職典禮,及台灣接待外賓的重要場所,美國前總統尼克森、韓國前總統李承晚、南越前總統吳廷琰等國元首都曾在中山堂接受招待,直到1966年啟用陽明山中山樓落成,而1954年的《美台共同防禦條約》簽約處,也是在中山堂簽約。

  中山堂現為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所有與管理,在2011年增設台北書院、藝文沙龍等空間,成為台北市兼具有教育、藝文表演及休閒多功能場所。 

  在中山堂正對面有座“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紀念碑”建於1999年,揭幕時間在台灣光復54周年,紀念碑由樸拙粗獷的石材建成,當時設計師黃承令以“歷史留言版”、“靜默沉思台”為設計概念,並不銘刻碑文,僅以日本人接管台灣的1895年為起點,每年一刻痕呈現,在牆上有三條粗線,分別代表1895年清朝將台灣割日、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件八年抗戰開始,及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

  台灣光復66周年,台北市政府與“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紀念碑”碑文委員會籌撰碑文,黃承令設計師再以“歷史長軸”概念呈現碑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