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民法典對社會誠信建設的立法回應
http://www.crntt.hk   2018-08-06 10:20:33
 
  信用權的對象是信用信息。根據信用信息提供單位不同,可將信用信息區分為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場信用信息;根據信用信息內容的不同,可以將信用信息區分為消費信用信息和商業信用信息;等等。應通過立法推動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建立,完善信用信息的歸集、采集、整理、保存、加工、使用、共享、查詢、更正、補充、删除、保護等活動。應依法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建立健全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實踐中,為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對失信被執行人進行信用懲戒,促使其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根據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自2013年10月24日起向社會開通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公布與查詢平台,社會各界可通過該平台查詢全國法院(不包括軍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信息。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社會信用條例》詳細規定了行政機關根據行政法定原則和比例原則對守信主體的信用激勵措施與對失信主體的約束懲戒措施,體現了法律鼓勵和管制調整方法的有機結合,以助力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誠信氛圍。

  在民法典分則和民事特別法圍繞信用權立法過程中,應該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處理好基於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而對市場主體信用信息進行公示,與對市場主體商業秘密、個人隱私權、信用權和個人信息權等合法權益保護之間的平衡。在信用權立法過程中,需要注意對社會信用信息的依法歸集、采集、保存、整理、加工、使用和共享,注意對民事主體信用權中查詢、複制、更正、補充、删除等權能的保護。第二,加強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各級行政機關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台、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公布與查詢平台等相關信用信息系統的開放合作,推動相關信用信息的互聯、互通、共享、共用,探索建設全國統一的信用信息數據平台。第三,對社會信用信息歸集、采集、共享和使用等活動,應遵循合法、客觀、必要原則,行政機關等國家機關在根據信息主體嚴重失信行為的情況建立嚴重失信主體名單過程中應當遵循職權法定原則、比例原則。第四,政務誠信建設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公信力是社會誠信的重要支柱。應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建立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信用檔案制度,建立健全政務誠信記錄,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公權力過程中的信用情況同樣應該依法激勵或者懲戒,充分發揮政府在社會誠信建設中的表率作用,進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建設誠信政府,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來源:《光明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