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2日電/新冠疫情是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三年來,我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時因勢優化調整防控政策措施,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效應對全球多輪疫情流行的衝擊,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決定性勝利,在有效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同時,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積極成果,也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強大動力。
世界經濟遭受疫情反復衝擊
準確認識世界經濟形勢,才能正確把握我國經濟發展的全球方位。三年來,全球疫情持續反復,世界經濟復甦進程幾經波折,總體形勢不容樂觀。
世界經濟增速總體放緩。疫情暴發後,各國特別是發達經濟體普遍實施較大規模財政金融刺激政策,一定程度上支撐了經濟復甦,但疫情衝擊的“長尾效應”仍存在,全球經濟內生增長動能明顯減弱。特別是隨著前期刺激政策退出,流動性收緊累積效應逐步顯現,投資消費和貿易進出口明顯走弱,2023年世界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2020—2022年,世界經濟增速分別為-3.1%、6.0%、3.2%,預計2023年僅增長2.7%。
全球通脹水平居高難下。由於實施大規模寬鬆政策,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銀行資產負債表規模分別由疫情前的4.2萬億美元、4.7萬億歐元、573.7萬億日元大幅攀升至8.9萬億美元、8.8萬億歐元、742.2萬億日元,導致流動性泛濫,加大全球通脹壓力。此外,疫情嚴重衝擊世界經濟循環,加之烏克蘭危機等,加劇了全球能源、糧食供應緊張的情況。IMF數據顯示,2020—2022年,全球通脹水平分別為3.2%、4.7%和8.8%,預計2023年仍將處於6.5%的較高水平。
全球財政金融風險持續累積。大規模財政刺激政策推高債務水平,國際金融協會(IIF)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全球債務規模達全球GDP的343%。隨著利率水平進一步上行,全球債務壓力將進一步加大。疫情暴發初期全球金融市場出現恐慌性下行,此後在大規模寬鬆政策推動下,短期內出現大幅反彈,泡沫明顯加大。2022年以來,美聯儲連續8次加息共450個基點,全球流動性逐步收緊,非美元貨幣一度出現大幅貶值。部分新興市場國家主權債務攀升,經濟金融風險加大。
經濟全球化面臨的挑戰加大。世界經濟下行影響全球總需求,國際人流物流受到疫情嚴重阻斷,全球貿易投資大幅下行。世界貿易組織(WTO)數據顯示,2020—2022年全球貿易量增速分別為-5.2%、9.7%、3.5%,三年平均增速僅為2.5%。各方普遍更加重視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格局調整重構,本土化、區域化特徵日趨明顯。特別是個別國家出於政治因素考慮,借機強化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將經貿合作政治化和意識形態化,大搞意識形態對立、陣營對立、零和博弈,嚴重影響世界經濟運行效率。
我國經濟發展取得重大成就
抗疫三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有力有效實施宏觀調控,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經濟發展成就在世界各主要經濟體中表現亮眼。
經濟保持較強韌性,是世界經濟增長主要動力源。我國持續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積極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有效應對外部風險傳導衝擊,我國經濟在世界各國中率先復甦,並頂住多輪疫情衝擊,保持恢復向好態勢。2020年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實現8.4%的經濟增長,2022年頂住下行壓力保持了經濟增長。2020—2022年,我國GDP年均增速達4.5%,是二十國集團(G20)中年均增速最高的經濟體之一,增速大幅高於美國(1.7%)、歐盟(1.1%)、日本(-0.4%)等主要經濟體,較世界經濟、發達經濟體、新興經濟體的年均增速分別高出2.4、3.4、1.7個百分點。三年間,我國GDP增量約3.5萬億美元,占全球經濟增量比重超過1/4,是世界經濟恢復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各方普遍看好2023年我國經濟發展前景,IMF預計我國經濟增速有望達到5.2%,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
物價水平保持穩定,民生保障持續提升。我們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續加大穩崗促就業力度,積極穩定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加強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物價水平總體穩定。我們打贏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成效最好的脫貧攻堅戰,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三年間,全國糧食年總產量均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城鎮年新增就業均保持在1150萬人以上。在部分國家和地區出現嚴重糧食和能源危機的情況下,我國民生商品和大宗商品供給保持總體穩定,“國際脹”與“國內穩”形成鮮明對比。2020—2022年,我國年均物價上漲率為1.8%,為G20中物價漲幅最低經濟體之一,遠低於全球5.5%的平均水平,也顯著低於美國(4.6%)、歐盟(4.2%)、英國(4.1%)的通脹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