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大學校園一隅。(中評社 黃文杰攝) |
劉維琪從教育角度來看,台積電一直徵才,明顯看到台灣未來發展瓶頸,就是人才嚴重不足。面對台灣少子化,學校有責任。現在就要開始想方設法從海外招生,把國際人才引進台灣。讓高科技半導體產業也好,一般傳統產業也好,都能夠有充裕人才。
他解釋“引進人才”。指的是過去台灣一年培養多少大專生,“缺多少補多少”。每年有20萬大學生,現在少子化銳減剩10萬人甚至更少,中間差了10萬人,就要從“國外”引進,歡迎全球學生都來台灣讀書。政府應該快跟高校研究,不是以疫情為藉口,不准外籍生來台讀書,這就好比賣霜淇淋,一定要從冬天開始賣,不能夏天再賣,根本來不及。
被問到“荷蘭病”現象?劉維琪認為,其實半導體高科技產業發展,會帶動各行各業好比服務業、建築業、金融業的蓬勃發展,臺灣人口2300萬,等於一個上海市,有一個產業特別好,也沒有什麼特別。好比美國某個州某個產業發展特別好也很正常,一定有帶頭產業。現在擔心是人才不夠,領頭產業恐怕也領頭不久,現在台灣要引進人才,不要說幾萬人,幾千人都很困難。
他告訴中評社,到台積電上班,高薪讓人羨慕。但是未必年輕人都嚮往進台積電。很多人不是完全用薪水來考慮。他也知道有年輕人寧願自己創業,因為相信未來自己也是另外一座“護國神山”。至於台積電高薪徵才,其他產業為了挽留人才也跟著調高薪水,年輕人平均薪水因此提高,就算有荷蘭病也是正向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