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制美”。拜登政府上台後,美國先是向俄示好,延長《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有效期。隨後,美國政府以俄羅斯進行網絡襲擊、干預美國選舉為由,對俄實施大規模制裁並驅逐俄外交人員。有分析認為,拜登上台後對俄奉行“兩不”原則——既不重啟美俄關係,亦不追求對抗升級,體現出“遏制為主、合作為輔”的特點。在此背景下,俄羅斯宣布將退出《開放天空條約》,試圖在與美新一輪博弈中占據主動。
二是“警烏”。烏東局勢持續緊張,美國近期宣布將在2021財年向烏克蘭提供1.25億美元軍事援助。5月6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訪問烏克蘭時表示,美國正在考慮加強同烏克蘭安全領域合作,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與其“並肩”應對挑戰。俄羅斯選擇在布林肯訪問的前一天公布提交廢除《開放天空條約》提案的消息,旨在對烏克蘭發出強烈警告。
三是“強能”。《開放天空條約》是對美俄履行系列軍控條約情況的核查機制。鑒於美已退出《中導條約》《開放天空條約》,俄美雙方軍控協議落實的基礎條件幾近作廢。在俄看來,《開放天空條約》存在的價值已不大,繼續履約對俄來說缺乏意義。《開放天空條約》雖然允許俄羅斯軍機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締約國上空偵察,但需遵守相應規則,包括允許外國觀察員在場。此外,該條約對機載傳感器的分辨率有規定,限制收集圖像的精確度。在退出條約後,俄羅斯對周邊態勢感知能力將進一步加強。
戰略博弈或激化
近年來,從特朗普政府開始,美國頻繁毀約退群,對國際安全形勢造成消極影響。見始知終,在俄羅斯退出《開放天空條約》後,地區和國際安全形勢將面臨諸多挑戰。
隨著美俄對抗不斷升級,美國國內要求政府採取強硬措施的呼聲越來越高,長期緊張的俄美關係扭轉無望。美國或將延續對俄“遏制為主、合作為輔”的政策,在經濟上強化制裁,通過增加歐洲駐軍、提高歐洲盟友軍隊戰鬥力等方式,對俄進行軍事圍堵。俄羅斯或將在雙邊和多邊議題上向美叫板。未來一段時間俄美關係走向不容樂觀,存在繼續惡化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