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後疫情時代的台灣問題和兩岸關係:趨勢與展望
http://www.crntt.hk   2021-04-15 00:17:08
 
  三、後疫情時代兩岸關係能否春暖花開?

  近幾年來,民進黨當局持續推行“反中抗中”路綫,挾洋自重一再觸碰“一個中國”底綫,不斷煽動台灣民衆的“仇中厭中”情緒,兩岸互信蕩然無存,台海形勢日益緊張。但隨著美國拜登政府的上台,新冠疫情的衝擊,特別是大陸的新一輪發展,民進黨當局認識到,要繼續硬碰硬地“反中抗中”已沒有出路,衹有做出一些調整的姿態,才能保護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否則繼續挾洋自重,挑釁大陸,不僅難以收穫政治果實,還可能被民意所摒棄。

  所以自去年10月份以來,蔡英文數次發表涉及兩岸關係的講話,調門明顯變軟,表示“願意促成兩岸有意義的對話”。今年2月19日,台灣新任陸委會主委邱太三表示,面對後疫情時代兩岸交流勢必要恢復,他將秉持對兩岸未來“春暖花開”的期許竭盡全力。

  1、兩岸“春暖花開”的四大指標

  在後疫情時代,兩岸關係能否“春暖花開”?能開出什麼“花”?“花”開得怎麼樣?這有四個最基本的觀察點。這四個觀察點既是檢驗兩岸是否春暖花開的指標,也是檢驗民進黨當局是否真心實意改善兩岸關係的指標。

  第一,民進黨當局是放開兩岸交流,還是繼續阻撓兩岸交流。2020年,兩岸交流幾乎陷於停擺,其中新冠肺炎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民進黨當局人為設置的各種障礙破壞力更大。民進黨當局要春暖花開,第一步是要先破冰,采取務實舉措放開兩岸民間交流,讓兩岸民衆可以自由往來、進行正常的經貿文化交流。

  第二,民進黨當局是繼續散播“反中仇中”言論還是謹言慎行。疫情期間,民進黨當局不斷散播“反中仇中”言論,製造仇視和歧視大陸的輿論氛圍。在民進黨當局的惡意操弄下,島內“反中仇中”的民粹情緒高漲,大陸同胞的感情不斷被傷害。民進黨當局必須認識到,即使大陸對台灣有再深厚的感情也是經不起一而再、再而三的傷害。如果民進黨不能改弦更張,保持善意,兩岸關係不可能春暖花開。

  第三,民進黨當局是繼續謀求“漸進台獨”,還是努力培育兩岸互信。民進黨重新執政後,在社會、文化和教育領域全面進行“去中國化”改造,處心積慮割裂兩岸國家民族認同。最近,民進黨又開始推動“修憲”,在“漸進台獨”的道路上繼續向前試探。所有這些都不斷破壞兩岸之間的互信,增加兩岸關係改善的難度。民進黨要讓兩岸關係春暖花開,就必須立即停止推動“漸進台獨”,用實際行動爭取大陸的信任。

  第四,民進黨當局是接受“九二共識”還是繼續迴避否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界定了兩岸關係的基本性質,是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基石。民進黨當局衹有承認“九二共識”,才能讓兩岸關係根本好轉。否則,即使姿態再低,言語再動聽,也無法真正改善兩岸關係。對此民進黨當局是心知肚明的。如果它真的希望開啓兩岸互動新局,終究要誠實面對“九二共識”這個核心問題。

  2、兩岸關係要春暖花開仍困難重重

  兩岸關係要春暖花開,民進黨首先要給兩岸交流鬆綁,讓兩岸民衆能够進行正常往來。但是早前民進黨當局制定了“國安”五法和一系列對立性政策,在兩岸間製造“寒蟬效應”,恐嚇台灣民衆。現在民進黨當局又刻意拒絕大陸的新冠疫苗,甚至不承認大陸疫苗,一些在大陸打了疫苗的台商回到台灣,仍被要求進行隔離。依照民進黨目前的做法,未來兩岸交流的進度甚至要滯後於對外交流。如此做法,何談春暖花開?

  兩岸關係要春暖花開,民進黨當局必須停止散播“反中仇中”言論。這對於民進黨來說又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蔡英文的民意支持度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所謂的“防疫成效”,一是“反中抗中”路綫。最近全球多數國家、地區都開始接種新冠疫苗,但是民進黨當局既不接受大陸疫苗,又無法找到其他高質量疫苗,民進黨的“疫苗危機”已經出現。未來民進黨衹能靠繼續操作“反中抗中”來維持其民意支持度。屆時將出現民進黨當局一邊說兩岸要春暖花開,一邊對大陸進行言辭攻擊的人格分裂現象。

  兩岸關係要春暖花開,民進黨當局必須停止推動“漸進台獨”,接受“九二共識”。但是在民進黨的長期喂養下,“台獨基本教義派”已變得尾大不掉,并深刻左右著民進黨的政治走向。沒有“九二共識”,即便民進黨想要營造出兩岸關係和緩的景象,也衹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四、大陸是否還要繼續實施惠台性采購?

  在後疫情時代,兩岸關係仍困難重重。在民進黨執政、島內“反中”情緒上升的情形下,大陸是否還要對台灣讓利,特別是一些惠台性采購,還要不要繼續?這已成為後疫情時代,大陸處理兩岸關係的一個焦點問題。

  從2004年“國共論壇”開始,一直到2013年ECFA及早收清單的簽訂,大陸持續通過稅費減免、通關便利、契作等措施進行惠台性采購,向台灣讓利。今年2月,國家海關總署宣布,因在台灣進入大陸的鳳梨中發現有檢疫性害蟲,決定自3月1日起暫停進口台灣鳳梨。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

  大陸有網絡輿論認為,民進黨當局“一面賺人民幣,一面搞台獨”,用從大陸賺的錢到美國買武器,討好美國對抗大陸,所以必須停止這一無效的惠台政策。台灣媒體則認為,大陸惠台讓利,本意是要統戰,想要收買台灣。既然大陸“居心不良”,台灣也沒必要客氣,所以儘管占盡便宜,但絕對不會臉紅手軟。而且台灣人會認為,大陸之所以惠台讓利,就是因為沒有統一,一旦統一就再也享受不到這些好處了,所以大陸給的好處越多,台灣人就越不願意統一。⑧

  這些言論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認為,惠台讓利是為了讓台灣民衆支持統一。但這是對惠台讓利政策的一個嚴重誤解。大陸不會天真到認為給一點好處就能轉變台灣人的政治認同和統“獨”傾向。

  那麼大陸當初為什麼要出台惠台讓利政策,其政策初衷和目的到底是什麼?

  2010年3月“兩會”時,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答記者問時說,大陸在商簽ECFA協議時,要充分考慮到兩岸經濟規模和市場條件的不同,要關心台灣中小企業和廣大基層民衆的利益,特別要照顧台灣農民的利益,“要讓利給台灣,因為我們是兄弟”。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時說,“我們將深入瞭解台灣民衆尤其是基層民衆的現實需求,采取積極有效措施,照顧弱勢群體,使更多台灣民衆在兩岸經濟交流合作中受益”。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我們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願意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大會上宣布,“兩岸同胞血脈相連。親望親好,中國人要幫中國人。我們對台灣同胞一視同仁”。所有這些論述都清楚地表明,大陸惠台讓利,善待台灣民衆,衹是因為兩岸同胞是骨肉兄弟,當同胞兄弟有困難時,自然要進行幫助。這裡并沒有太多功利的想法,沒有把惠台讓利作為促進統一的工具。

  但現在的問題是,大陸把台灣人民當作兄弟,但民進黨當局完全不把大陸人民當作親人,并煽動台灣民衆的“反中仇中厭中”情緒。當民進黨當局和一少部分台灣民衆視大陸如仇敵時,大陸還要不要把台灣當兄弟?這已經成為對大陸惠台讓利政策的靈魂拷問。

  在這裡,我們必須看到,一部分台灣民衆對大陸的不理性態度是特定歷史階段和特殊情境下的產物,大陸對此應該多包容,不必隨著台灣政局的變化而起舞,也不必隨民意的一時變化而動搖。再極端一點,即便是大多數台灣民衆都不把大陸同胞當親人,衹要沒有踩踏“台獨”紅綫,大陸仍要善待他們。這是祖國應該有的胸懷和擔當,無關意識形態,衹有同胞之情。

  所以,雖然當前兩岸關係緊張,但衹要台灣民衆有困難,大陸仍願意伸出援手。台灣青年學生就業有困難,大陸就為他們提供就業和創業機會;台灣中小企業融資有困難,大陸就想辦法幫助他們融資;台灣農漁產品銷售有困難,大陸就通過各種途徑進行采購。所以,當台灣鳳梨發現檢疫性害蟲時,大陸也衹是“暫停”鳳梨進口,并且也沒有擴展到其他農產品。這說明,大陸惠台讓利政策,包括惠台性采購仍在繼續。

  當然在一些具體做法上還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比如,大陸采購台灣農產品,是為瞭解決其產量過剩、“穀賤傷農”的問題,帶有“應急救濟”的性質。如果將這種“應急救濟”常態化,就很容易抬高台灣農產品的價格,反而傷害了當地消費者的利益。所以,更好的做法是“一事一議”,即如果台灣的某一農產品在該年產量過剩、價格下跌,可以先由台灣相關組織提出申請,然後大陸以保護價進行收購;如果不存在產量過剩和價格下跌,則不進行采購。這樣既能切實照顧台灣農民的利益,又不至於傷害到一般消費者的利益。

  五、結論

  台灣問題、兩岸關係從來就不僅僅是大陸和台灣之間的關係問題,而是各種力量較量的產物,并直接關乎東亞戰略格局和東西方之間的實力對比。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也加劇了美國打台灣牌的力度和頻度。受此影響,後疫情時代的台灣問題,大國博弈的色彩更加突出;後疫情時代的兩岸關係,也將是大國博弈下的兩岸關係,呈現出新的樣態。在此形勢下,中國解決台灣問題的重心,已不是寄希望於台灣政治和社會的主動轉變,而是通過自身的發展,不斷增強政經硬實力、制度軟實力以及在東亞新格局中的結構性權力,創造出促進國家統一的條件。

  注釋:

  ①參見傅瑩:《看世界2:百年變局下的挑戰和抉擇》,中信出版社,2021年。

  ②徐藍:《500年世界歷史變遷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歷史》2020年第6期。

  ③陳向陽等:《新冠疫情加速世界百年大變局》,《中國評論》月刊,2021年2月號。

  ④劉鳴:《拜登首月對華外交評析:“蕭規曹隨”的開局》,“東方智庫”網,2021年2月27日。

  ⑤中評社:《兩會專訪:李義虎談兩岸,動蕩後的盤整》,中評網,2021年3月10日。

  ⑥理查德·哈納尼亞:《中國的真正威脅在於其對美國主流意識形態的威脅》,《觀察者網》,2021年2月23日。

  ⑦《紐約時報:新冠大流行沒有成為中國的切爾諾貝利,卻成美國的滑鐵盧》,《早報網》,2020年10月15日。

  ⑧陳思奕:《為何大陸讓利無助兩岸統一?》,《中時新聞網》,2021年3月2日。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1年4月號,總第280期)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