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業內幕”網站24日也承認,AIM-260的研製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國“霹靂-15”遠程空對空導彈的影響,“後者的射程約為200公里,中國還在開發‘霹靂-21’導彈,據信射程超過300公里。它們均比AIM-120的射程更遠”。
美軍多項領域開始模仿中俄?
最近幾年,五角大樓瞄准中俄武器系統而發展對應型號的情況還不止這一款導彈。在格鬥空對空導彈領域,美國的AIM-9X導彈原本是第四代格鬥導彈的代表,但當美國了解到中國“霹靂-10E”空對空導彈性能後,開始著手改進AIM-9X,為它配備更大的固體火箭發動機,以確保射程不會落後於中國產品。
同樣情況還出現在俄羅斯搶先服役“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後,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才急著推進AGM-183A高超音速導彈的掛飛試驗,後者的外形幾乎就是美國版的“匕首”,同樣屬於助推滑翔型高超音速導彈。
此外,研製中的美國陸軍火箭炮、海軍新一代護衛艦等在外形、功能方面,也越來越與中俄同類裝備靠攏。以至於有觀點認為,隨著中俄軍事科技的發展,美國在一些武器領域的研發已經從“領跑型”開始轉為“追趕型”,從“創新型”走向“模仿型”。
不能低估美國的創新能力
《環球時報》報道,接受採訪的中國專家表示,客觀上講,各國在很多武器裝備設計上的確存在趨同的傾向,但這並不是“誰抄襲誰”,而是相同的作戰需求導致了相似的設計方案。因此美國媒體之前認為“中俄武器抄襲美國”固然是“偏執症發作”,同樣的,如今這些美國新武器設計也不能說成“抄襲中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