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現實主義電視劇怎樣與時代共振
http://www.crntt.hk   2018-09-19 11:22:47
  中評社北京9月19日電/前不久,在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新時代現實主義電視劇創作研評會”上,相關導演、編劇、專家學者會聚一堂,共同探討當下現實主義電視劇創作的方向,把脈新時代國產現實主義創作的現狀與未來。

  近年來,在政策扶持和市場呼喚下,現實主義電視劇的創作迎來了一波發展高潮,湧現出了《初心》《靈與肉》《歸去來》《樓外樓》《美好生活》等精品力作。然而在當下的熒屏上,現實主義還不是市場的主流,現實主義影視作品的創作也面臨著諸多困難與挑戰。

  現實主義不等同於現實題材

  現實主義劇不等同於現實題材劇,新時代的現實主義劇應以現實生活的真實感為經緯度,刻畫萬花筒人生、社會風情畫卷。一些貌似發生在當下,但與當下生活、生存和情感毫無關聯的浮華都市劇,並不是真正的現實主義電視劇。因此,現實主義創作不能讓當下題材牽著鼻子走,這樣只會讓創作之路越走越窄,最終陷入死胡同。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曾慶瑞指出:“用現實主義的審美精神、審美原則創作現實題材的電視劇,這始終是中國電視劇的主體、主流、主幹。但前者作為一種審美精神、審美原則、審美標準和創作方法是一個獨立的範疇;而現實題材又是一個獨立的範疇,相對於歷史或古代題材而言,它立足的是現實的生活範疇。”

  不僅如此,更令人擔憂的是有些人一聽到是現實主義電視劇,就搖頭拒絕,說都是些“高大全”的東西,帶有極濃的說教氣息。人民日報海外版文藝部主任劉瓊在研討中表示:“我們把現實主義等同於庸俗化、簡單化,甚至是教條主義等,所以我們拒絕甚至恥於談現實主義,這其實是對現實主義極大的誤解、誤會。”

  這種現象的存在並非沒有原因。以往的抗戰劇、英模劇等主旋律作品的創作中,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簡單刻板處理人物和劇情的現象,常常是正面人物必然偉岸光輝,沒有絲毫缺陷,反面人物就極盡醜化之能事。這種臉譜化的人物塑造,早已脫離了當代觀眾的審美趣味,再加之對善惡的簡單化處理,對價值觀念的生硬灌輸,只會讓觀眾覺得有失真實,過於教條主義。

  不過近段時間以來,這種現象已有所改善,例如展現“農民將軍”甘祖昌一生經歷的《初心》,創作團隊通過深入了解人物生平,走訪角色生前工作、戰鬥過的地方,訪問認識、了解他的人,在獲取大量一手資料的基礎上,再運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進行藝術加工,最終呈現出來的作品,自然能深入觀眾的心。

  “有一個村子裡的人都在追劇,他們追的不是別的,正是《初心》。”《初心》編劇雷獻和說。看到《初心》獲得如此熱烈的收視反響,他也從一個編劇的角度,總結了自己的幾點創作體會。在他看來,“現實主義電視劇的創作首先要與時代同頻共振,創作出來的東西要有時代感;其次還要與觀眾同聲相應,能讓觀眾從中找到自己所需的東西;最後,還要注意各種創作方式上的求同存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