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這些態勢的綜合結果是產生了一種偏向“鷹派”對華政策處方的話語。對經歷過“壓力”的受訪者的進一步分析表明,這些人在被迫附上自己名字時確實表達了更多的鷹派態度。這一發現也在個人訪談中得到支持,許多受訪者注意到他們在公共場合和私人場合表達對中國的態度的差別。
調查者指出,雖然直接審查和自我審查確實會發生,更常見的是,研究對象顯示出參與“話語鏡像”的傾向——進行“自我表現”(self-presentation),用流行的威脅語言來構建想法和建議,以使其更有說服力。這就產生了一位受訪者所說的“鷹派膨脹”(hawkflation)的效果,即個人表現得比實際更加強硬和對抗。
調查者表示,總的來說,這可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多元無知”(pluralistic ignorance),外交政策界的人高估了對更具對抗性政策立場的支持。這可能就是為什麼許多人在中國問題上感知到“群體思維”(groupthink)。調查者的感覺是,在關於中國和美國對華政策的公共場合,觀點沒有被廣泛準確地提供或描繪出來。對華政策辯論中的更強硬的一方觀點正在被放大,而更溫和的觀點沒有得到充分代表。
日前在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就此調查舉行的線上研討中,祖若水指出,美國外交學界在中國問題上有某種“鬆散的”(loose)共識,並沒有一個“死板的”(rigid)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