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觀察到,出口管制還造成了美國公司不可靠的印象,使得中國企業加緊在其產品或用品中“删除美國”。這一點在中國政府採購或國有企業採購中表現得最為明顯。他稱,以前雖然中國政府也呼籲進口替代,但不少中國買家對此敷衍了事,但現在有了美國的出口管制,中國企業生怕關鍵供應鏈被切斷,只能建立新的合作夥伴關係,最好是與其他中國企業,但也與歐洲、日本或韓國的供應商合作。這肯定有益於美國的競爭對手。
艾倫感嘆:生意越來越難做了。我們非常擔憂我們在中國進行盡職調查的能力,因為在查詢最終用戶試圖遵守美國法規時,可能遭遇在中國是否合規的問題,尤其是否遵守中國的《保密法》和《反間諜法》等法規的風險在增加。我們也非常關切美國公司成為中國科技公司持續供應商的能力,因為很難保證他們不會進入不可靠實體名單,也很難保證美方公司未來可以持續供應。
不過,艾倫表示,跨國公司不會一走了之。以前美資企業留在中國,生產本土化是為了進入中國市場,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司保留在中國的研發中心,是為了人才,為了跟上中國的創新趨勢,這對保持他們的區域乃至全球競爭力都是至關重要的。
艾倫承認,跨國公司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這不會在不久的將來有所緩解;預計明天會比今天更困難。雖然繼續在中國的高科技領域開展業務對於美國公司至關重要,但這只會變得更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