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0年代趙全勝訪台與台灣學者合影 趙全勝供圖 |
儘管在發表過程中趙全勝又遭遇了來自海內外的阻力,但楊力宇在這個論壇舉行後3個月又去北京訪問,並且受到鄧小平的接見,帶來了“峰回路轉”。鄧小平肯定“這個會開得很好,我們重視不夠,我們去的人份量輕了一點”。30多年後,趙全勝在電視節目上看到解密檔案後才意識到,鄧小平說的那位“份量輕了一點”的人就是他。有了此次突破性的參與,趙全勝看到鄧小平接見楊力宇的新聞報導,意識到北京對台政策將出現重大變化。這就促成了趙全勝更有信心,再度用英文從北京視角在《亞洲概覽》上 沿著“一國兩制”的框架,特別強調了“求大同,存小異”將是解決兩岸問題的重要途徑
一戰成名,在兩岸還沒有海協會和海基會的時代,身在美國的趙全勝由此成為兩岸溝通的“非正式”的管道,以至於後來陳長文、焦仁和主管海基會的時候,都曾安排與他對談。
1990年,在丘宏達的引薦之下,已經任教於美國歐道明大學的趙全勝第一次訪問台灣,認識了劉鬆藩、謝長廷、張俊宏、高孔廉等人。在拜訪行政院研考會時,一位英俊瀟灑的年輕人走出門來跟趙全勝握手,他就是當時的研考會主任委員馬英九。趙全勝從此開始了與馬英九30多年的交情。在第一次見面之後的一段時間裡馬英九每年都會給他寄新年賀卡;後來趙全勝也多次有機會拜會馬英九,例如2017年在台灣政治大學做客座教授時,就到位於內湖區行善路的馬英九辦公室和他進行了長談。。
相交三十多年,趙全勝眼中的馬英九已經從當年身為國民黨精英的“小馬哥”成長為台灣地區的前領導人。唯一不變的是他在“九二共識”基礎上認同兩岸統一的中華情節,以及他在待人接物中所展現的親和力。當然,馬英九所主張的“一個中國”強調的是“一中各表”, 也就是他在2023年4月的大陸行中所數次提到的“中華民國”。但不管如何,這和蔡英文、賴清德所主張的“台獨”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