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西洋理事會討論防衛台灣的“整合威懾”內涵 |
爭辯之三,如何拉攏盟友夥伴加入對華威懾?近兩年來,拜登政府加緊將台灣問題“國際化”,屢屢拉攏盟友在台灣問題上表態,並聯合盟友在南海和台海進行“自由航行行動”,最近將日本納入防衛台灣體系的勢頭更加明顯。與此同時,亞太國家對美國強迫他們在台灣問題上選邊站隊的關切在加深。
佩蒂約翰認為,“整合威懾”就是要將盟友夥伴的能力整合起來,以顯示美國不是獨自支持台灣,但現在美國要開始與盟友夥伴深入討論在什麼樣的情形下分別應當做什麼,梳理他們不同的作用和責任,尤其是日本和澳大利亞。
美國助理防長拉特納和副助理防長福德在哈德遜研究所的討論會上承認,印太地區更為分散的安全架構,以及包括美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菲律賓和印度在內的錯綜複雜的聯盟和夥伴關係,與更為單一的北約主導的歐洲安全架構相比,構成了獨特的挑戰。
賽森認為,美國應當首先聽取盟友和夥伴的領導人以自己國家利益行事的理由,他們或許認為軍事參與台海對於他們來說是更危險的而不是更有幫助的。美國應當將外交政策目標與經濟政策相整合,理解如果美國強迫盟友和夥伴加入軍事威懾,將把許多東亞國家置於不得不做出選擇的難受境地。她說:“我們應當想辦法集體努力加強威懾,而不是迫使盟友和夥伴採取他們的人民尚未準備好的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