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海軍“俄亥俄”級“內華達”號戰略核潛艇1月15日現身關島海軍基地。(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中評社北京1月26日電/網評:美國在印太秀肌肉,紙老虎嚇不倒人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賈平凡
最近,美國又在印太地區“亮拳頭”“秀肌肉”。截至北京時間1月20日,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南海周邊地區,先後部署了“卡爾·文森”號航母、“埃塞克斯”號兩棲攻擊艦、“美國”號兩棲攻擊艦、“林肯”號航母和“本福德”號導彈驅逐艦,共5支由航母和兩棲攻擊艦組成的海軍編隊。此外,“俄亥俄”級“內華達”號戰略核潛艇也罕見地高調現身關島美國海軍基地。
作為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美國耀武揚威早已不是新鮮事。只是,此次選擇在中國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和北京冬奧會即將舉辦之際攪局印太,美國意欲何為?專家分析認為,美國近來在印太地區擺弄核潛艇、航母打擊群等紙老虎的首要目的是嚇唬人,實際用處有限。
高調部署秘密武器
1月20日,美國“本福德”號導彈驅逐艦擅闖中國西沙領海。中國人民解放軍組織海空兵力進行跟蹤監視,並予以警告驅離。這是近期以來美國對中國的又一極端挑釁。
美國海軍目前絕大部分機動兵力都在印太地區:“里根”號航母在日本橫須賀地區進行例行維護、“卡爾·文森”號航母在菲律賓以東、“埃塞克斯”號兩棲攻擊艦在南海、“美國”號兩棲攻擊艦即將進入南海、“林肯”號航母在日本東南海域。這5艘主力作戰艦艇預計將在菲律賓海進行匯合。
“此時無聲勝有聲,美國海軍‘內華達’號戰略核潛艇現身關島。”“美國之音”以此為題報道,美國海軍在一份新聞稿中稱,這展示了美國對印太地區的承諾,而且與美國戰略部隊舉行的很多演習、運作、訓練和軍事合作行動相輔相成,以確保美國戰略部隊隨時準備用於全球部署。
英國《泰晤士報》稱,這艘核潛艇通常在水下進行隱秘巡邏,但此次卻被美國海軍拍照並官宣。這是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這類潛艇第二次被公眾看到。
“這有意或無意間傳遞了一個信息:我們可以將100多枚核彈頭停放在你家門口,而你卻渾然不知或無可奈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援引美國潛艇前艇長、新美國安全中心研究員托馬斯∙舒加特的話說。
“通常,美國戰略核潛艇的動向都是高度軍事機密,不會輕易向外界透露。此次美國軍方高調通告‘內華達’號核動力潛艇行程,意義不同尋常,其戰略威懾意圖不言而喻。”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韋宗友在接受本報採訪時指出,作為美軍“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中最具威懾力和戰鬥力的戰略核潛艇,“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是美國核武庫中最強大的武器之一。它能攜帶20枚三叉戟彈道導彈及上百個核彈頭,同時具有極其卓越的靜音和海下潛伏能力,能夠連續潛伏水下幾個月而不用上浮。一艘核動力航母配備2-3艘伯克級導彈驅逐艦和一艘“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3支航母戰鬥群則相當於6-9艘驅逐艦和3艘攻擊型核潛艇。此外,“卡爾·文森”號、“里根”號及“林肯”號航母配備了美國最先進的F-35C艦載機。當年海灣戰爭時期,美國也就派出了3支航母戰鬥群,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換言之,3支航母戰鬥群就可以打一場局部戰爭。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軍控研究中心主任郭曉兵對本報表示:“這表明,一方面隨著美國從阿富汗完全抽身,戰略重心加速向印太轉移,其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前沿部署進一步增強;另一方面,在美國的核打擊計劃裡,針對東亞的打擊方案已經得到了進一步強化。”
加強對華戰略威懾
“美國在冬奧會前加強對華軍事威懾。”德國新聞電視台1月17日報道稱,距北京冬奧會開幕僅剩兩周多時間,但美國航母打擊群仍針對中國演練。報道稱,去年12月,第7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北京冬奧會奧林匹克休戰決議,但美國拒絕簽署。美國航母打擊群去年10次進入南海,比2020年多了4次。預計今年美國仍將加強在南海及東海區域的軍事演練。
“美國派遣戰略核潛艇和航母戰鬥群雲集印太地區,意在向中國展示‘肌肉’,進行軍事威懾。”韋宗友說,此舉一方面是拜登政府實施新版‘太平洋威懾倡議’、給印太盟友吃‘定心丸’的重要舉措;另一方面也是向前不久發射導彈的朝鮮進行軍事威懾,安撫日韓等亞太盟友。
“今日俄羅斯”電視台稱,關島有美國領土上距離中國最近的美軍基地,距離中國台灣不到3000公里。
“美國慣於通過核潛艇訪問等動作傳遞威脅信號。美國近來在印太地區擺弄核潛艇、航母打擊群等‘紙老虎’的首要目的就是嚇唬人。”郭曉兵分析,其次,美國讓核潛艇在關島露露臉、走走秀,還有挽回面子、提振士氣的目的。去年10月,美軍“康涅狄格”號核潛艇在南海撞上海底山脈受損。美國此次讓核潛艇公開訪問關島,大概是想“從哪裡摔倒,就從哪裡爬起來”,向全世界展示一下其核潛艇的“能力、靈活性和戰備水平”。
“中國的核政策禁止先發制人使用核武器,美國卻沒此類限制。”俄羅斯衛星新聞網稱,美國2018年的核態勢戰略文件允許其使用核武器,甚至可針對無核武器的對手。
1月3日,中法俄英美五個核武器國家領導人發表《關於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聲明》。“美國在五個核大國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強調,要減少核國家之間的戰略風險,避免軍事對抗,增強穩定性和可預見性,增進相互理解和信任,防止軍備競賽,尊重和承認彼此安全利益。然而,沒過幾天,美國卻高調派遣戰略核潛艇前往亞太、在南海聚集幾支航母戰鬥群‘展示肌肉’。這顯然不利於增進中美戰略互信,不利於地區和平與穩定,某種程度上也是對美國自己承諾的背棄。”韋宗友分析。
“這說明美國心口不一,說一套做一套。調子唱得很高,但不妨礙美國‘秀核肌肉’、借由核潛艇買賣擴散武器級裂變材料,也不妨礙其投入大量資金對核武庫進行升級換代。”郭曉兵表示,美國決策層內部在核武器問題上存在不小分歧,但總的來說強硬派占上風。對於美國即將出台的《核態勢評估報告》,國際社會不能盲目樂觀。
不過是紙老虎而已
“美國戰略核潛艇殺傷力巨大,但也恰恰因為它殺傷力過於巨大,其實際用處有限。”郭曉兵說,在冷戰初期,美國曾奉行大規模報復戰略,用核武器威懾各種攻擊,但最終證明這種威懾是不可信的。美國要動用核武器,也要做好自己受損失的準備。美國的盟國一直懷疑,一旦面臨核衝突威脅,美國是否願意為了保護盟國而犧牲本土安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美國的戰略核潛艇不過是“紙老虎”而已,看著很嚇人,但沒有太大用處。
分析認為,和往常一樣,美國海軍此輪“兵強馬壯”的兵力維持不了多久。“卡爾·文森”號和“埃塞克斯”號已經進入部署末期,預計將於本輪南海聯合行動結束以後返回本土進行修整。
“這些天,五角大樓花了很多時間思考如何在未來可能發生的戰爭中擊敗中國。問題是,博弈將如何收場?”美國《國會山報》在報道中發問。
“美國不停在印太地區‘秀肌肉’,增加了‘擦槍走火’風險。”郭曉兵認為,一是加劇地區緊張和衝突風險,使印太地區國際關係中的軍事因素越來越凸顯;二是加劇印太水下軍備競賽;三是增加印太地區核事故風險;四是美軍在印太頻繁出沒,還增加了新冠肺炎疫情傳播的風險。
“美中需要坐下來對話。”德國《焦點》周刊寫道,美國的“印太戰略”、中國對自己力量的日益自信及歐洲國家介入印太,已使印太成為未來最具風險的地區。
未來,印太地區的緊張局勢應如何緩解?
“國際社會和地區國家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應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反對分裂的、片面的、對抗的、短視的霸權主義安全觀;二是應加強危機防範和管理。不僅要重視危機發生後的溝通、協調,更要強調相互尊重核心利益,避免衝突和對抗的發生;三是要共同維護印太地區總體穩定的安全環境和良好的發展勢頭,把主要精力放在共謀發展上,防止由於域外勢力的介入,而讓中東亂局在印太重演。”郭曉兵說。
韋宗友認為,一是充分利用東亞峰會等地區多邊機制,反對任何國家在亞太地區搞軍事威懾和軍事恫嚇,特別是反對進行核武威懾與恫嚇,反對搞集團式對抗、軍備競賽和新冷戰;二是中美繼續就如何在亞太地區和平共處、危機管控及緩和地區緊張局勢、防止地區軍備競賽進行接觸與磋商,共同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