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賴清德兩岸認知與5·20台獨自白
http://www.crntt.hk   2024-08-30 13:34:51
賴清德就職演說,如“台獨”自白,台海局勢更加險峻。(圖:中評社)
  中評社╱題:賴清德兩岸認知與5·20“台獨”自白 作者:倪永傑(上海),上海台灣研究所所長,《台海研究》主編

  【摘要】賴清德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號稱“台獨金孫”,具有特殊的“台獨”基因。他的兩岸認知包括“事實台獨”“和平保台”“民主台獨”“親中愛台”及“兄弟之邦”等內涵。但賴清德5·20講話是一篇徹頭徹尾的“台獨”告白,是“兩國論”的變種、“一邊一國論”的翻版。拋售“新兩國論”,宣告兩岸“互不隸屬”。推動“新台獨正名”進程,虛構“新台灣國”“國家”要素,突出所謂“中華民國台灣的未來,由2300萬人民共同決定”。炮製“民主、和平、繁榮”的“和平台獨路線”,拿“民主”說事,做足“和平”文章,拋出“和平台獨”的“四大支柱”。違逆主流民意,沒有善意誠意,沒有半點兩岸情誼、民族情感,衹有敵意對抗,衹剩挑釁仇視,不走和平發展的正道,執意走一條對抗挑釁的邪路。

  賴清德以“多重少數”打破八年執政輪替的魔咒,延續民進黨政權,對民進黨是利多,但對台灣及兩岸甚至區域和平穩定絕對是不祥徵兆,未來台海局勢充滿風險挑戰與不確定性、不可測性。

  一、賴清德的“台獨”基因

  生於1959年、來自新北的賴清德有一位極不平常、性格倔強、不屈不撓的母親,她曾是大戶人家的女兒,身處50年代民風保守的台南的她敢於在新婚之夜逃婚、放棄門當戶對的婚姻、改嫁給礦工,需要極大勇氣與固執意志。賴清德遺傳了母親的基因,剛愎自用、傲慢強硬是其一慣的政治性格,決不輕易改變,即使調整也衹是暫停、絕不放棄。賴相信“機會若好,就大步走;若困難增加,也要向前走,走小步也會到,要有這樣的志氣和抱負”。①賴清德於台南市長任內竟然敢於“違憲”拒絕進入台南市議會230多天、拒絕接受質詢。2019年民進黨地方選舉敗選後賴錯估形勢,立刻辭職挑戰他的老闆蔡英文,遭遇後者“耍賴”。如今鹹魚翻身,呈現出一副我行我素、驕橫跋扈姿態。賴清德的兩岸言行同樣特立獨行,在“行政院長”任內大剌剌聲稱他是“務實台獨工作者”。2014年做客大陸上海竟毫不避諱“台獨”主張。賴從政以後即成為深綠最寵愛的“台獨”金孫,辜寬敏生前對賴的支持不遺餘力。但賴始終不接受“台獨金孫”這個稱號,稱“大家(指綠營政客)都是台灣小孩,而他是最小的小孩,不可能有‘台獨金孫’,或是民主金孫,或什麼金孫之類的”。為了爭取更多選票,賴打出“親中愛台”“和平保台”的招牌。這樣一位具有“台獨”執念、決不妥協、鬥性十足的人上台執政,無疑增加台海風險挑戰,陷兩岸於衝突對抗的危險險境。

  二、賴清德的兩岸認知

  賴清德的兩岸認知有多個面向,有變也有不變,“務實台獨”是其不變的核心內容。具體有五個部分:

  1.“主權獨立論”

  其一,“事實台獨”。來源於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2023年1月18日賴清德就任民進黨主席,“務實的接受台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沒有另外需要宣佈台灣獨立的必要;中華民國主權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中華民國台灣未來前途衹有台灣2300萬人可以決定。”

  其二,“互不隸屬論”。強辯“‘中華民國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2023年8月14日,賴清德接受美國彭博電視採訪,稱“所謂務實是指台灣已是主權國家,名稱為‘中華民國’,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沒有再宣佈獨立的必要”。“台灣已是主權國家,不存在正式獨立的框架。”

  其三,為台灣“正名”。賴強調“中華民國台灣已是全台灣共識”,“中華民國台灣前途由2300萬台灣人民決定。”他若當選,“‘中華民國’國號依舊在,國旗依舊飄,也隨風飄揚”。

  其四,“主權不容侵犯併吞論”。賴堅持“‘中華民國台灣’主權不容侵犯併吞”。

  由此可知,賴對兩岸關係的基本定位: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名稱是“中華民國”,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不必另外宣佈獨立。“中華民國台灣”是台灣最大共識,堅持“中華民國台灣”前途必須由2300萬人民決定。當選後“國號”、“國旗”依舊在。

  2.“和平台獨論”

  2022年12月24日,賴清德提出“和平保台論”,“台灣熱愛和平,希望兩岸和平相處”,與蔡英文的“抗中保台論”作區隔,更有利於吸納選票。賴提出“接受一個中國原則等於放棄主權,但沒有主權的和平,不是真正的和平,衹有實力,才有可能確保主權、確保和平”。②賴清德攻擊“在野黨放棄主權,名義上是要追求和平,但最後反而會引來戰爭,當放棄主權接受一中原則後,若中國變臉侵犯台灣、影響台灣的生活方式,就會引起戰爭”。③2023年6月賴清德在“信賴之友會”成立大會上宣稱:“和平有兩種,一種是真和平,一種是假和平,差別在於有主權的和平,才是真和平,讓渡主權的是假和平,接受一個中國、九二共識,就是讓渡國家的主權。”“現在台灣接受九二共識、一個中國,我國就是被消滅,拒絕九二共識才能確保主權。”④由此可見賴“和平台獨論”目的在於透過兩岸和平發展,最後導向“和平分裂”、“和平台獨”。

  3.“民主台獨論”

  賴嘗試經由民主的形式、路徑,就有可能走向最後的“台獨”。在賴想像中“民主自由”可以成為台灣連結國際、爭取美西方支持的有用途徑。在2024年1月13日當選之夜賴清德聲稱:“在民主和威權之間我們選擇站在民主這邊,‘中華民國台灣’會繼續和民主盟友繼續同行。”⑤

  4.“親中愛台論”

  2017年賴清德擔任台南市長時曾提出過“親中愛台論”。賴聲稱其親中與陳菊(時任高雄市長)所言“知中”、柯文哲(時任台北市長)“友中”及鄭文燦(時任桃園市長)“和中”表達的內容相同,是作為一種“友誼”的表示,即“向大陸伸出友誼的手,希望透過交流增加彼此的瞭解、理解、諒解、和解,促進兩岸和平發展”。賴解釋“親中愛台”的重點在於“愛台”,“台灣社會若對此有芥蒂,可以理解為親近大陸人民”,中心內容是以台灣為核心,強調“以柔克剛,靈活以對,發展經濟,推動民主,保障自由,愛護人權,持續下去,絕對有辦法解決兩岸關係”。⑥但在2019年賴敗選後放棄“親中愛台說”。

  5.“兄弟之邦論”

  2023年4月23日,賴在辜寬敏追思紀念會上表示認同辜生前兩岸“兄弟之邦”說,宣稱“相信太平洋很大,可以容納美國與中國競爭;台灣海峽也很寬,可以容納台灣和中國在這裡生存發展”。⑦賴聲稱這不僅是兩岸的“相處之道”,更是未來兩岸要走的方向。但是賴“兄弟之邦”內涵並不是兄弟情深,而是兄弟分家,“拜望大陸認知台灣已經和大陸分家,要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近期民進黨人妄稱兩岸都是炎黃子孫已是“古代傳說”,兩岸衹是華人、漢人,僅有共同祖先。

  由上可知,賴清德的兩岸認知印證了“有所變也有所不變”這句老話,變的衹是出於選舉需要作些調整,不變是的“務實台獨”內核,台灣已經“事實獨立”,如何坐實“台獨”內涵、實現“台獨”的名至實歸則是賴清德自認的執政命題。基於如此兩岸認知,賴清德的5·20講話是一篇冥頑不化、自以為是、對抗挑釁的“台獨”告白。

  三、賴清德就職的“台獨”告白

  賴清德5·20講話讓外界充滿好奇,人們關注他的兩岸論述,是以柔軟還是強硬應對緊張複雜、撲朔迷離的台海態勢?5月20日上午11時揭曉的講稿令世人跌破眼鏡,出乎意料的強硬挑釁,既無善意,也無誠意,衹有強硬與更硬;沒有最“獨”,衹有更“獨”;沒有中華文化的理性與智慧,衹有“台獨”式挑釁、敵意與鬥氣,不為動盪緊張的台海局勢降溫,反而是拱火升溫,試圖在中美競爭博弈中火中取栗,擴大“台獨”籌碼與空間。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麼一位身陷“多重少數”困境的弱勢政治人物怎麼還有如此不可一世的底氣挑釁中國大陸、挑戰14億中國人民及中華民族?怎麼還有如此底氣傲視全球、挑動台海局勢更趨緊張動盪?如此不自量力,賴能否在充滿詭譎變數的台海局勢中全身而退?

  題為《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新台灣》的賴清德5·20講話共5200多字,歷時31分鐘。共分七個段落,涉及行政立法、“民主”、“和平”、經濟、民生福利、全民團結、台灣未來等內容。有關兩岸關係內容分散在多個部分,核心訴求就是打造一個賴清德眼中的“民主”、“和平”、“繁榮”的“新台灣”。

  1.徹頭徹尾的“台獨”告白,是“新台獨”論述的系統集成

  為了躲避大陸的譴責打擊與美方的警告敲打,賴清德玩弄文字遊戲,炮製一篇沒有一個“台獨”字眼,卻在字裡行間佈滿著“事實台獨”“實質台獨”內涵的講稿。賴的“事實台獨”要害體現在四個方面:

  其一,拋售“新兩國論”,宣告兩岸“互不隸屬”。賴在講話結尾處公然宣稱“‘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明確宣告兩岸“互不隸屬”,沿襲蔡英文“四個堅持”中的“新兩國論”。⑧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