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說,且應是美中台都需要經過事先溝通與相互理解,在可管控風險之下,逐步提昇《台灣旅行法》所賦予的台美之間高階領導人互訪的空間,例如現在是“外交部”、“國安會秘書長”到華府地區,接著應該是“行政院長”,延伸“副總統”再到“總統”,“一次到位跳躍,不完全符合美中台利益”,“蔡英文今年實質訪問美國可能性比較少,還是以過境可能性高”。
洪奇昌表示,如果發生這個事情可以理解,康乃爾學校不是在華府地區,去康乃爾演講是大學,不是官方。蔡去演講北京應該是能理解,這不是政治上的挑釁。
李登輝到康乃爾演講就出現1996年台海危機,蔡去演講會再次發生台海危機嗎?
洪奇昌覺得,不會因此發生台海危機,中美是對抗,但不是全面對抗。中美在對抗(confrontation)中有競爭(competition)以及合作(cooperation),中美是三個管道同時進行,中美溝通管道相對暢通,美中產生誤判可能性很低;反而是兩岸因為缺少有效風險管控機制,也沒有相對的二軌、一點五軌,與政府直接溝通,兩岸誤判可能性比較高。
洪奇昌稱,如果蔡英文這樣做,是中美有默契,中美溝通過,蔡英文在卸任前回美國母校康乃爾演講“可能性存在”,但不致於讓美中之間的政治風險提升到不可預測。
傳出美國總統拜登曾提到有“毀台計劃”,他認為,這是笑話,媒體應該要了解消息可信度,提出這個消息的節目主持人,除了是華府非主流,代表的媒體是美國聯邦法院2019年裁決所屬的廣播電台,要申請外國代理人電台,是代理俄羅斯廣播公司,那是俄國總統普丁大外宣的團體。這是全球範圍的“疑美論”,拜登怎麼可能毀滅台灣。因為台灣有些媒體篇大量報導、大量引用,才讓台“外交部”與美國台協會(AIT)要大動作聲明澄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