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30日電/據新華社報道,“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更好保護和激勵高價值專利,並首次將“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納入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明確到2025年達到12件的預期目標。
高價值發明專利如何界定?為何設立“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指標?如何更好保護和激勵高價值專利?國家知識產權局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
高價值發明專利是指哪些專利?
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知識產權特別是高價值專利的重要支撐。
葛樹介紹,我國明確將以下5種情況的有效發明專利納入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統計範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明專利、在海外有同族專利權的發明專利、維持年限超過10年的發明專利、實現較高質押融資金額的發明專利、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或中國專利獎的發明專利。
“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有效發明專利,是面向國家重大發展需求、推動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資源,其他4個方面的有效發明專利,具有專利穩定性強、價值較高的特點。”葛樹說。
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全國130項專利獎金獎項目,累計創造新增銷售額1.06萬億元;2019年全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達到11.46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1.6%,其中90%左右的行業涉及戰略性新興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