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4日電/網評:聽懂“春節不能像國慶一樣流動”
作者:郝冬梅 來源:東方網
1月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表示:去年國慶節,“幾億人口在流動都沒有事兒”,但春節期間流動,“不行”。因為現在正處於寒冷季節。非常適合病毒生存。張伯禮稱現在到2月底防疫非常關鍵,挺過去,迎來春暖花開,加上新冠疫苗普遍接種,疫情防控形勢基本就會大好轉,乃至迎來決定性勝利。(1月3日《每日經濟新聞》)
最近這幾天,疫情防控收緊的消息不斷:有的地方倡導“就地過年”;有的地方呼籲“視頻過年”;有的地方給外地職工發放“過年不回家獎勵”。也因此,有人在網絡上質疑:為啥春節不能像國慶一樣流動?
我們從幾位專家的解答中,已經找到了答案。總體而言是這樣的:春節風險比國慶大。國慶天氣沒這麼冷,病毒在環境中存活時間沒這麼長,那時大家都在室外玩;春節出行活動主要集中在室內,增加了風險。國慶時中國基本沒有本土病例,現在多地出現本土病例,對春運風險敲響了警鐘。
“春節為什麼不能像國慶一樣流動”?既然我們知道了為什麼,那就應該理解這解答背後的建議與要求,並以切實行動給出回應。春節不像國慶一樣流動,應該是一張出給公眾的考卷,在這張考卷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得滿分。“回家過年”是所有人的訴求。但是,“不回家過年”或者是“減少流動”對於疫情防控來說是十分關鍵的。此時我們的“減少流動”是為了將來疫情過去後更好的聚首。只要親情在,只要濃情在,只要關愛在,哪裡都是家,即便隔著“千山萬水”也阻擋不住家人之間的情。“減少流動”恰恰體現的是對自己的愛,對親人的愛,對社會的愛,對國家的愛,對人類的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