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村裡來了科技扶貧“智囊團”
http://www.crntt.hk   2020-10-05 10:46:33
(圖片來源:網絡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0月5日電/據光明日報媒體報道,中秋時節,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陳台子村沐浴在午後的陽光中,寧靜祥和。

  3年前,這個位於燕山深處的小村莊還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裡出了名的貧困村,全村260戶村民,有一半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如今,125戶貧困戶全部脫貧。

  “3年來,村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路修通了,路燈亮了,橋建起來了,田間作業路硬化了,村裡小學用上了自來水。特別是引水上山工程完工了,今後再也不用肩挑背扛地上山給果樹澆水了。”提起3年來的巨大變化,陳台子村支部書記王建華感激地說,“多虧了河北科技師範學院派來的駐村工作組,不光把村容村貌、基礎設施搞好了,還指導村民依靠科技搞種植養殖,增產增收,村民們都說工作組是個‘智囊團’。”

  陳台子村耕地面積只有650畝,全村880口人,人均不足1畝,但山場面積達兩萬餘畝,闊葉植被覆蓋率高,坐擁綠水青山。河北科技師範學院駐陳台子村工作組經過實地走訪,結合村情,依托村裡豐富的資源,確定了陳台子村產業扶貧項目:特色種養業、庭院經濟、紅色旅遊業等。

  “科技幫扶是我們學校的優勢,2018年駐村以來,我們堅持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探索發展立足自身資源的產業項目,培養立村產業,為實現短期脫貧、長期致富打下基礎。”工作組組長、河北科技師範學院數學與信息科技學院副書記兼副院長王偉說。

  村民陳仲春就是工作組科技幫扶的受益者之一。2016年,他建起了牛車溝木耳種植合作社,頭兩年木耳產量低,品相也不好,賣不上價。“工作組知道後,專門把他們學校的菌類種植專家請到種植合作社,現場查看,研究分析,為我詳細講解木耳種植養護的技術要領。這兩年木耳產量、品相、價位都上去了,也敢擴大種植規模了,已經從一開始的10萬棒發展到現在的60萬棒了,接下來工作組還準備支持我種植經濟效益更高的菌類新品種。”陳仲春說。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