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2日電/農村宅基地,是農民最看重的“家當”。推進農村宅基地改革,必須審慎穩妥。因為,宅基地,事關農民的利益,事關農村改革的深化,事關鄉村治理的探索。
人民日報發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丁琳琳文章表示,農村宅改試點是一項困難重重又極富挑戰的任務,必須堅持問題導向,以人民為中心。
堅持問題導向,就能讓宅改有的放矢,善做善成。
宅基地管理政策要求一戶一宅,依法取得。那麼,一戶多宅、多占宅基地怎麼解決?一戶一宅的政策怎麼真正落地?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能讓宅改經得起歷史檢驗,經得起人民檢驗。
家庭完全遷到城市落戶了,舉家都遷走了,那麼,村民願不願意有償退出宅基地?退出農戶應該得到怎樣的補償?農村有大量閑置宅基地和農房,使用權怎麼樣流轉起來?
文章指出,面對紛繁複雜的宅改難題,宅改要加強黨的領導,走群眾路線。
加強黨的領導,除了政治領導、頂層設計、組織推動之外,還有很重要一點,是黨員幹部帶頭,把群眾發動起來,讓群眾參與解決群眾的問題,這就是宅改中的群眾路線。村民理事會是群眾路線,村規民約是群眾路線,傾聽群眾呼聲是群眾路線。
面對紛繁複雜的宅改難題,餘江堅持公平、統籌、效能三個改革維度。
實踐充分證明,餘江這個路子走得對。扎緊保護農民利益的籬笆,一戶一宅;探索構建宅改體制機制,重塑鄉村治理體系;一改促“六化”,走鄉村善治之路。
擴面、提速、集成,深化農村改革的總要求召喚著我們。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方案》,新一輪農村宅改試點範圍更廣、內容更豐富。
文章最後說,農村宅改,沒有現成經驗,沒有成熟辦法,各地情況千差萬別,需要穩慎推進,需要分類施策,需要在改革的實踐中奮力創新,探索一條適合本地宅改的路子。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餘江宅改的經驗值得我們細細咀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