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28日電/過度依賴賣地收入,政府房策首保穩定。
香港文匯報報道,疫情之下,樓市劈價成交近日時有所聞,但從宏觀的角度來看,香港樓市受到四股力量的拉扯,“土地財政”是其中的最強支持因素。上財年地價收入高達1,416億元,佔庫房收入四分一,這還未計其他與地產相關稅收,龐大收入加上物業為港人帶來的財富增值,令政府在制定樓市政策時受到無形制約。此外,土地供應持續短缺,政府縱有心壓抑高樓價,也淪為“巧婦難為無米炊”。專家分析,即使樓市於疫情下回落,基於樓市對經濟的推動作用,政府也不會貿然殺掉這隻會生金蛋的鵝。
賣地佔庫房收入1/4 跌市對財政衝擊巨大
香港賣地收入雖是稅項以外的非經營收入,但近年已逐漸成為應付政府開支的重要資金來源。根據政府資料,地價收入佔政府收入的平均比重已由2000年至2005年間的8%飆升至2015年至2020年間的21%,成為庫房收入的第二大收入來源。而有幾年財政盈餘之所以大幅偏離預測,亦因為賣地收入所帶來的“意外之財”。
最新財政預算案顯示,2019/20年度整體庫房收入達5,673億元,雖然按年減少5.4%,但當中地價收入卻不跌反升,按年勁升22%,令所佔比例急升至25%,相當於庫房收入四分之一,躍升為庫房第一大收入來源。展望今個財年(2020/21年度),受疫情影響,政府預計本年度財赤超過2,800億元,能否穩定地價收入無可避免成為政府減赤選項之一。
據政府年初預測,本年度庫房收入料達5,725億元,當中地價收入估計仍有1,180億元,佔年度收入比例超過兩成。之所以經濟差而地價收入仍然逾千億,皆因本年度政府已預告推出多幅貴重地皮,業界認為,這反映政府不希望地價收入大瀉而對庫房收入帶來衝擊。
制約樓市政策發展
地價收入對於港府就如同一把雙刃劍,樓市風光時會大幅推高財政盈餘,但樓市下調時就容易令財赤擴大。普縉執行董事及企業發展部總監(估值及物業管理)張聖典表示,雖然地價收入可以補貼香港稅基狹窄的問題,但單一收入佔比政府收入過高,情況並不健康。城市大學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亦指,地價收入佔比重太高,會令政府制定房屋政策時受到一定制約。
事實上,近年政府經常性開支暴增,亦令政府無法不依賴高地價所帶來的收入。據政府資料,回歸以來經常開支由1,500億元升至上年度的4,400億元,本年度經常開支更預計接近5,000億元,沉重的經常性開支注定要政府必須小心處理樓市的升跌問題,至少在找到足夠的新稅收來源之前,都不會殺掉這隻會生金蛋的鵝。
地產為本港經濟支柱 樓價大跌影響層面廣
政府之所以要穩定樓市,除了因為賣地收入對庫房收入“牽一髮動全身”外,假如樓價暴跌,對香港經濟所引發的影響亦非常嚴重。分析指,房屋作為港人財富、廠家貿易融資的抵押品,而按揭貸款是港人的主要家庭負債,現時家庭負債已佔到本地生產總值80.4%創新高,僅次於韓國的93.9%,為亞洲第二高,攸關銀行體系的安全。正因為背後存在這一連串產業鏈,所以政府才會對樓市慎之又慎,高樓價成為一個甩不掉的歷史包袱。
政府去年4月一份報告指出,本港收入基礎狹窄,一直是社會關注的議題,更坦承香港近年甚為依賴地產相關收入。根據資料,除地價收入,因連串“辣招”措施而導致的印花稅收入比重亦越來越高,2017/18年度相關措施佔政府收入高達5.4%,政府亦認為比例之高出人意外。
逾半家庭自置居所
此外,據政府資料,截至2019年年底香港家庭戶數為265.25萬戶,自置居所比率50.5%,即約133.95萬個家庭居於自置居所。潘永祥指,香港已有逾百萬已置業人士,政府房屋政策困難之處,在於要滿足市民置業需求的同時,又不能導致樓市大跌,影響已置業人士的資產價值,因此,政府近年局限於只能在資助房屋上墨。
張聖典亦認為,香港目前太倚重地產相關收入,情況並不理想,因為會加劇社會貧富懸殊,引致社會不滿。他認為港府對樓市無法落重藥的原因,是考慮到一旦大刀闊斧改革房屋政策,很難做到平衡市民生活、生計與財產等所遭到的影響。但他認為,港府近年改變小政府的做法,多次主動調控樓市,長遠或許能扭轉局面。
市場既得利益者阻撓 土地供應持續不足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估算,未來30年的土地需求將不少於4,800公頃,而計及所有已落實或已規劃的發展項目所能供應的3,600公頃,預計香港長遠直至2046年仍欠缺至少1,200公頃用地。
潘永祥指出,土地供應不足問題在香港由來已久,現時擁有或打算開發之土地,其實只足夠市場未來需要,港府未來必須要建立更龐大土地儲備,才能於樓市不同升跌周期按市場需要釋放土地,對樓市起穩定作用。擁有龐大土儲,亦能調節市民對置業上車的期望,不用擔憂日後無樓住,並令外來投資者不致過度入市。
填海收地寸步難行
他以新加坡為例,龐大的土地儲備,令政府有能力因應市場狀況推出供應,不論資助房屋及私人住宅,都有更大迴旋空間,所推政策對於樓市就會起調節作用。但他亦提醒市場,雖然香港受制於結構性問題,令樓市跌幅受到制約,但不要輕信樓市只升不跌的神話,因為當市場出現恐慌情緒時,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樓市跌勢。
張聖典坦言,香港土地問題之所以一直無法解決,皆因造地困難,受制於社會政治激化,造地涉及許多諮詢,加上一些申請、批核手續等都需時甚久,一幅土地由生地到熟地動輒需時八至十年。而近年不少長遠發展方案亦遭到挑戰,好像填海、收農地等,改劃土地又有不少規劃限制。他慨嘆:“現在土地供應是寸步難行,好難搞。”
事實上,近年土地供應已成為政治角力的場所,不少持份者都在不同層面對土地供應帶來阻力,好像政黨、環保團體、地產商、新界地主等,令政府覓地造地難的格局難以改變。張聖典慨嘆,香港作為國際都市,土地供應不足問題會影響外資來港興趣,窒礙長遠發展。
政府側重資助房屋 私樓供應長期落後
政府2018年底公佈調整公私營房屋供應比例,由六四比變成七三比,去年公佈的十年供應目標亦作出相應調整,總房屋供應目標43萬個單位中,公營房屋改為30.1萬個,私營房屋供應目標改為12.9萬個。換言之,當政府增加資助房屋比例的同時,私樓供應亦相應下調,間接令私樓供應保持較少數量,對樓價起一定支持作用。
張聖典指,政府側重資助房屋,主要因為市場上有一批用家無法承受高樓價,只有在政府幫忙下才能達到置業目標。無可否認,增加資助房屋的同時,私樓供應會減少。如果參考新加坡的例子,當資助房屋市場加大,令中產都投入資助房屋市場時,私樓會變成另一個奢侈品市場,雖然會推高樓價,但亦不會影響民生住屋需要。
潘永祥則認為,政府現在將資助房屋與私人住宅比例改為七三比,數量遠不足夠,他認為最理想應是做到八二比,甚至九一比,因為這樣市民才會對抽居屋變得有信心。但他亦明白現時土地供應不足,難以一下子改變政策。然而,他認為政府一定要清晰交代政策,向市場釋出政府新增土地大規模增加資助房屋比例的訊息,亦可減少市場對增加長遠土地的阻力。
今年落成量料較預測少13%
事實上,本港私樓長期處於供應落後狀態,翻查記錄,若以2004年至今計算,除2017年及2018年兩年實際落成量能夠超標完成外,其餘14年均較預測明顯為低。好像去年,私樓落成量僅13,640夥,較原先預測少33%。今年政府預計落成量有20,850夥,但受疫情影響,業界預測最終落成量或只得1.8萬夥,較預測少13%。
在單位大小方面,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葉文祺早前指出,2020年及2021年的落成量中有94%及93%的單位預計為100平方米以下的單位,此比例已從2015年的83%逐年攀升,因此如果由樓面計算而不是用單位數量計算的話,實際私樓供應情況其實更差。而私樓空置率從4.3%回落至去年底的3.7%,亦反映市場供應變得更為緊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