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2日電/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服務貿易出現下降,但服務貿易逆差延續了去年以來的縮小勢頭,結構改善。對一個國家而言,無論是經常項目還是資本項目、無論是貨物項目還是服務項目,出現貿易逆差並不奇怪,但我們仍需要對服務貿易逆差給予足夠重視,並努力將其進一步縮小。
經濟日報發表經濟學者張銳文章分析,服務貿易長久逆差,原因大致有四個方面。一是中國出口貿易低端商品偏多,出口服務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轉型升級力度不夠大;二是國內服務業有效供給不足,掣肘了對外出口能力;三是中國服務產業或要素優勢沒有轉化為出口貿易優勢;四是相關出口平台與出口渠道比較狹小。
因此,增強服務出口不僅要擴展產品的外銷數量,還要提升符合外部需求的產品質量;不僅要大踏步地“走出去”,還要更大力度“引進來”;不僅要鞏固與挖掘存量市場,還要開拓與延展增量市場;不僅要打造廣袤的營銷網絡與渠道,還要鍛造足以充分供給的豐沛國內產能;不僅要在產品層面深耕,更要努力尋求持久驅動力。
文章提出,首先,做大國內生產類服務業與生活類服務業體量,強化服務出口支撐力與供給力。一方面,要加快製造業服務化進程,鼓勵和支持製造企業通過發展個性化定制服務、精准營銷;另一方面,要鼓勵高端裝備、先進技術、優勢產能向境外拓展業務,推動製造業國際合作向合作研發、聯合設計、市場營銷、品牌培育等高端環節延伸,同時繼續擴大金融、電信以及互聯網等服務領域的開放口徑,通過引進優質外資形成服務市場“鮎魚效應”,倒逼國內企業在服務上加快升級,進而提高出口產品國際競爭力。
其次,延展與增強服務出口長板。目前來看,中國新型生產要素正在加速積累,勞動力優勢正逐步向人力資本優勢轉化,資本優勢正逐步傳導到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知識產權、標準等高級生產要素優勢的積累中,新興服務出口占服務出口總額的比重逐步提高。為了穩固與加強這些長項,推動服務出口朝著高附加值領域躍進,可在加大出口退稅、下調增值稅率等方面作出進一步探索。同時,注意促進新興服務出口力量的滲透與互動,強化海外市場開拓的整體匹配能力。
再次,彌補與加長服務出口短板。知識產權與旅遊服務是目前中國服務貿易逆差的兩個重要來源。因此,一方面要通過科技銀行等形式,加大科技成果向市場實用轉化,支持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通過相關政策鼓勵新技術應用;另一方面要加大對新技術、新知識型高端人才的培育,建立人力資本持續累積機制,同時鼓勵產學研一體化建設,釋放知識產權聚集與裂變功能,提升知識產權輸出競爭力。在旅遊服務出口領域,要利用技術賦能,加強對外旅遊形象與旅遊產品宣傳,充分調動旅遊企業優化國內旅遊產品,豐富吸引海外遊客的文化旅遊元素。
最後,做足服務業的成色與質量。服務業出口其實就是企業在更寬幅和更縱深的市場參與國際競爭,對標國際規則是提升自身服務專業化、規範化和品牌化水平題中應有之義。一項對全球500強企業的跟蹤調查表明,企業顧客滿意度每提升1個百分點,5年後平均資產收益率提高11.3%。為增強中國服務出口比較優勢,有必要在服務特色、服務內容豐富度以及服務信用豐滿度等方面持續深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