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5日電/2018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牢固樹立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政策導向,切實穩住“三農”這個基本盤。進入新時代,中國農業現代化取得巨大成就,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正在形成,但也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需要進一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
中國農業現代化邁上新台階
人民日報發表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張曉山文章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農業現代化取得巨大成就,邁上了新台階。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自2004年起,中國糧食產量實現12連增。近幾年主動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糧食產量略有下降,但仍連續6年穩定在6億噸以上水平。主要農產品供給充足,保證了國家糧食安全和農產品有效供給,為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在守住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農村穩定不出問題“三條底線”的前提下,市場導向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逐步建立,農產品價格正在恢復其作為市場信號、調節市場供求的基本屬性。相關政府部門通過價格信號來引導農民調整農業種植結構,主要農產品局部、階段性過剩問題正在得到解決。
農業逐步走上高質量發展道路。到2017年底,中國農藥使用量已連續3年負增長,化肥使用量已實現零增長,提前3年實現到2020年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的目標。加強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畜禽糞污資源化處理、地膜清潔生產技術推廣、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以及重金屬污染耕地綜合治理,農業資源生態保護和面源污染防治取得重大進展。2018年,中國新建高標準農田8200萬畝,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超過2000萬畝;耕地輪作休耕試點超過3000萬畝;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8.3%。農業正在從重視數量向重視質量發展,發展現代農業的物質技術基礎不斷夯實。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日益壯大。中國當下的農業經營體系呈現出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混合型、多樣化的農業經營組織形式與多元化農業經營主體並存的格局。在上億從事傳統農業經營的小規模農戶之外,開展多種適度規模經營的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湧現,尤其是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已成為引領適度規模經營、帶領農民進入市場的有生力量。農機跨區作業、代耕代種、土地托管、訂單作業、“互聯網+農機作業”等新型服務模式不斷湧現,有力保障了中國商品糧安全和商品農產品有效供給。
“現代農業+互聯網”等新業態快速發展。市場化、商品化導向的現代農業越來越多地與互聯網發生關係,互聯網成為促進農產品供給與需求有效對接的新型服務平台,有力推動了農產品交易手段和交易方式創新、產銷銜接,促進農業生產由生產導向轉為消費導向,提高了農業生產經營的科技化、組織化和精細化水平,推進了農業生產、流通、銷售方式變革和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在現代農業與互聯網聯繫日益緊密的過程中,以農村電商、物流快遞等農村生產性服務業為代表的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豐富和完善著鄉村產業體系,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促進鄉村經濟多元化注入強勁新動能。
農業現代化面臨新挑戰
文章指出,當前,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農業現代化面臨一些新挑戰。
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正經歷陣痛期。在市場導向的農產品價格機制形成過程中,玉米價補分離,稻穀和小麥最低收購價調低,不同程度地影響著穀物種植者的收入。市場導向的農產品價格機制形成前,從事穀物專業化生產的農戶要承受改革陣痛,糧食生產經營者增收會遇到一些困難。
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任重而道遠。中國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歷史欠賬較多,靠天吃飯局面尚未根本改變。例如,中低產農田仍占耕地總面積的2/3。農業環境問題突出,生態系統退化明顯。用水方式仍比較粗放,水資源供需矛盾已成為制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中國一部分主要農產品尚達不到既優質又高產的目標,一些品種還不能滿足國內需求。
擴大農業經營規模、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受到制約。截止到2016年底,中國沒有流轉土地經營權的農戶約1.6億戶,約占全部農戶的70%。他們多是返鄉的第一代和部分第二代農民工,在外出打工最佳勞動年齡過後難以為城市所接納,只得返鄉務農。他們是從事農業生產的傳統經營主體,很難再離開農業和農村。這種情況對擴大農業經營規模、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形成了制約。
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問題亟須解決。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涉及生產端和消費端。在生產端,分散經營的小農戶面對大市場如何打通銷售渠道、實現由產品到商品的轉化,經濟實力弱小的小農戶如何規避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等,都是關係成千上萬小農戶生計與收入的重大問題。在消費端,隨著消費者和廠家對農產品的質量與安全越來越重視,在面對小農戶時如何監督農產品種植流程和實現產品回溯、保證農產品供給安全,是現代農業發展必須解決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