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職業教育的創始人和理論家黃炎培先生明確了職業教育的作用,即“謀個性發展”;為個人謀生之准備;為個人服務社會之准備;為國家及世界增進生產力之准備。當前中國力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各行各業都急需能幹活的高質量人才之際,是時候讓職業教育真正回歸“職業”教育了。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中國總理李克強在今年兩會期間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將職業教育從過去的“改善民生”部分抽離出來,“置頂”於“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中大篇幅部署,也凸顯了在中國執政當局的考量中職業教育戰略地位的變化。這也意味著,職業教育不僅僅是一個“謀生”的民生問題,不僅僅有利於緩解就業壓力,也是成為國家人才戰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預料接下來會陸續有更具體的制度設計和安排。
在職業教育領域,德國經驗或許可資借鑒,該國發達的職業教育甚至被認為是奠定“德國制造”長盛不衰的基礎。其最大的特點是在教育模式上采取了“雙軌職業教育”形式,企業主導或者是企業和學校雙主體,雙軌畢業後皆可取得專業證照、畢業即就業。職業就業占德國就業人口2/3。
中國未來的人才戰略藍圖中,必須從偏重理論型人才的培養,轉型到到兼顧實用型人才培養。當職業院校的學生從謀取“飯碗”轉向追逐夢想,方能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制造業向中高端邁進、5G等新一代技術引領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