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會學者眾多(中評社 崔銀珍攝) |
國會未來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車正美說,在強國競爭和地緣政治不穩定性增加的環境下,尋求類似立場國(like-minded states)之間的戰略溝通和聯合正在加強。在全球化的“脫鈎”基調和類似立場國之間的溝通擴大的情況下,為了韓中關係的持續穩定發展,需要新的、創意性的戰略思考,但是,由於對共同利益的探索和基於此的交流未能持續,在積累相互信任和友好方面存在不足。我們應該反省韓中建交30年後,在持續性、穩定性、合理性、實用性方面的確保方案;應該理解韓中關係的雙邊性、多邊性、結構性,並追求包括在內的交流與合作;應該以對兩國戰略和國內外環境的理解為基礎,通過"實利主義"接近提高韓中關係恢復的對話和交流;在經濟、技術、安保、價值規範等融合的現實中,應該以此為基礎探索穩定持續的關係發展的合作方案;也要擴大經濟、文化、技術等非政府非正式的多層次交流範圍,建立可持續體系。
亞洲大學校國際學部教授金勇基表示,對當前韓中經濟安全關係來說,“經濟合作提高相互依存性,帶來和平”這句話仍然有效。美國對中國的“脫鈎”或“去風險化”的嘗試沒有取得預期的成果,也是因為之前的中國與世界經濟的經濟合作及相應的結合程度非常強。在當前的韓中關係中,韓中兩國在沒有必要非得如此的情況下,經常有試圖“馴服”對方的事例,兩國都有必要有意識地努力加強合作。
峨山政策研究院對外協力室長、研究委員李東奎說,為改善韓中關係,第一要擴大韓中之間的外交渠道,定期化加強溝通,相互理解對各種問題的認識和政策並管理韓中關係,避免兩國間不必要的誤會。第二,韓中兩國應該開發可以合作的領域,並向國內外宣傳,確保韓中關係恢復的動力。第三,為了韓中關係的未來發展,兩國政府應該策劃並提供兩國年輕一代相互交流的各種機會,這將有助於在網絡空間擴散相互好感。
仁川大學校中國學科教授李賢泰指出,今後韓中關係需要新的經濟合作擴大和政經分離的原則,通過韓中FTA、RCEP等鞏固合作的制度環境,形成相互信賴,以開放性和包容性為旗幟,共同打造東北亞未來通商秩序。韓國和中國同時擁有很多共同點和不同點,隨著美中競爭的激化,兩國之間的價值和制度的差異更加突出,有時也會成為矛盾的因素,但兩國應銘記,在任何情況下,經濟交流、人員交流、文化交流、學術教育交流等都會給雙方帶來利益,並要持續推進。通過這樣的過程,可以加深對彼此的理解,承認不同之處,朝著實現和諧和發展的“求同存異”和“和而不同”的方向前進。
韓國國際文化交流振興院院長鄭吉和稱,韓國和中國有著無法擺脫的地緣政治關係,文化韓流市場也受此影響。中國在數千年的歷史中展現了開放和包容,但“限韓令”是過於狹隘的做法,希望中國能夠大膽地朝著更大的藍圖前進。“我們韓國國際文化交流振興院從去年開始,為迎接韓中建交30周年,主辦了各種相互文化交流活動。雖然因新型冠狀病毒受到了一些限制,但韓中學生們一起演出話劇等,在韓國國內舉行了很多活動。今後也將繼續努力開展韓中文化交流和青年交流相關活動。但孤掌難鳴,期待中國更加積極地轉變觀念,進行實踐。”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