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對香港當前人才問題的建議。
郭至君說,香港人才流失的問題在近年已經引起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但她認為這並不是不能解決的問題,整體香港社會不必對此悲觀。舉例來講,李家超政府去年推出的“高才通”政策大受歡迎,就證明香港還是對全球人才相當具有吸引力的地方,然簽證易下但人才難留,接下來香港政府要聚焦的是打開大門“搶人才”之後,如何“留人才”的問題。
郭至君認為,主要可以實操的有以下幾大方面:一、港府應在“搶人才”的同時,配合其他住房、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政策來使得人才紮根香港,讓他們真正能對香港產生歸屬感。二,香港應打破人才引進的天花板和現存的行業保護主義,以更積極、開闊的心態正視外來人才,真正將他們的才學應用起來,推動香港社會各行各業進一步發展。三,人才不應該分高低貴賤和三六九等,特別是瞭解國情和中央政策的內地愛國人才要加大力度引進,這樣香港才能更好、更快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四,香港本地人才培養需重視。雖然這類工作需要深入基層、細水長流,但一定要給予港人在自己家園打拼發展的強烈信心。
第四,對香港國際角色的分析。
郭至君表示,當前,世界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格局正在重建,在黑天鵝與灰犀牛事件頻頻上演的混亂中,一些聲音不再看好香港的國際地位,但她認為,香港仍具有獨特魅力和優勢且無法被任何一個城市輕易取代。首先,香港有中西交融的歷史文化積澱,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是連接中國內外的橋樑。我們常說香港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超級連絡人,在奔向“興”的階段,她認為這個超級聯繫人應該奔跑起來,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準確發力。其次,香港被中央寄予厚望,機遇很多,要準確理解,切勿措施良機。“十四五”規劃中對香港“八大中心”的定位無一不展示了中央對香港寄予的厚望,香港也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角色和作用,更加融匯東西,貫通中外。而對於一些西方國家和勢力抹黑香港國際化的話語陷阱,我們則應該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有自身準確的判斷,不被個別言行“帶進溝裡”,時刻保持戰略定力向前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