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觀點是,中方學者強調,當前中美兩國共同承擔和平發展大國責任的緊迫性。當前世界正處於新一輪動蕩變革期:疫情的長尾效應、氣候變化以及以俄烏衝突為代表的地緣政治動蕩,使全球和平和發展面臨了冷戰結束以來最嚴峻挑戰。但同時,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等大趨勢仍然難以在短時間逆轉。因而需要中美能夠順應大勢,登高望遠,共同努力構建一個穩定、健康中美關係的新框架,包括如何遵循和平共處的原則、謀劃新的全球安全和戰略穩定,以及防止雙邊經濟關係被進一步意識形態化、武器化等。中方學者提出,當前美國戰略界、政界存在的零和思維及對於霸權的焦慮與躁動,是不利於中美關係穩定的。
陳東曉說,“基辛格博士最近在他的新書《領導者》當中,特別提到在過渡階段中,國家領導者的作用極為關鍵,尤其需要領導者能夠登高望遠,洞察秋毫,包括進一步引導人們來認識人類社會可持續福祉的源頭有哪些,如何防止這些源頭的衰敗,既往的經驗如何繼承和弘揚,以及哪些需革故鼎新,如何確定人類社會新的目標,又需要如何與時俱進的調整,並摒棄一些不切實際的目標等等。基辛格博士的這些警世之言的確值得美方領導者深思。”
第四個觀點是,中方學者進一步提出要深化交流及引導輿論。當前,中美智庫間交流不僅不可或缺,而且至關重要。兩國智庫需要就雙方各自、尤其是對方的戰略和政策,向兩國的公眾進行專業、精準、負責任的解碼與闡釋,使得中美雙方能夠更加準確地認識對方的戰略意圖以及政策走向。中方學者提出,當前,美方尤其需要全面準確地認識中國的國家發展、外交、安全等戰略;需要對中國共產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進行全面、完整、準確的理解。另外一個重要而緊迫的問題是,中美智庫和學界要共同研究,在社交媒體高度發達的當下,雙方政府以及智庫,如何在把握公眾輿論走向的同時,有效引導各自輿論,為兩國政府間的良性互動營造相對有利的輿論環境。
最後,陳東曉表示,中方學者對當前中美關係的動蕩和不確定表示出高度擔憂與關切,也對美國政府當前是否有足夠能力和意願主動停止破壞中美關係的基礎表達了懷疑。同時中方學者也表達了要進一步加強中美各界,特別是加強雙方學界、智庫界交流的積極願望。我們也期待中美兩國智庫的這種聯合研究、相互對表的模式能夠在中美學界得到進一步的推廣,持續為兩國政府和公眾提供專業的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