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興大學校園一隅。(中評社 方敬為) |
楊聲勇指出,台幣升值,就會讓台灣以出口為大宗的傳產,例如工具機產業等,面臨龐大的出口壓力,台灣的工具機產業在全球規模中排名第5名,大部分是中小企業經營模式,過去主要是依靠管理財、相對成本便宜等優勢對外競爭,所以一旦台幣升值,出口成本優勢不再,反映到產品價格上揚,對台灣業者而言是嚴重的問題。
楊聲勇觀察,從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後新台幣的匯率走勢來看,對美元區間大概在31.72到28上下,起伏落差約10%,中小型工具機業者的毛利大約為15%,假如台幣升值幅度達10%,業者的毛利基本上完全被稀釋掉,這也是業者如此擔憂新台幣升值的原因。
台灣“央行”可以怎麼處理?楊聲勇表示,一種做法就放任升值,另外一種做法,就是調控匯率,透過台幣換美元,累積外匯存底,讓台幣維持住既有匯率,但這對“央行”來說也會產生程度風險與匯率操控的指責。
楊聲勇解釋,因為外匯存底實際上就是放美元在身上,通常“央行”拿到外匯資金,還要去投資美國債券,但問題是,美債現在利率已過低,此外,美金也有可能繼續貶值,所以“央行”就必須權衡,要穩住匯率保護產業界,或是讓匯率自然,藉由市場來決定機制。
楊聲勇認為,最根本的關鍵仍在於產業調整轉型,其實近20幾年來新台幣匯率的波動,仍然有企業是隨著升級上來的,所以,從自由金融市場機制的角度來看,新台幣升值,並不等於對整個產業就是不好,也可能是給產業一個升級轉型的契機,“央行”要在產業經濟跟金融機制之間做權衡,但它畢竟無法面面俱到,這時候“經濟部”應要去思考,怎麼協助有競爭力的產業發展品牌及營運策略,提升產業競爭力,讓台灣能夠在金融機制及產業輔導之間取得平衡。
此外,已成形的RCEP也是台灣傳產未來要面對的出口挑戰隱憂,楊聲勇表示,因為有關稅上的競爭壓力,加上台幣匯率走升,恐怕產生雙重夾擊,但台灣沒有加入自貿區,有壞處當然也有好處,因為自貿區不是只有外銷,也要有市場開放,這對境內沒有移動力的業者而言,不啻為重大挑戰,所以總的來講,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仍然是面對國際經貿變局的根本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