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美角力與台海戰略情勢評析
http://www.crntt.hk   2022-01-10 10:37:39
拜登重申美國政府致力於奉行長期一貫的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獨”。
  中評社╱題:中美角力與台海戰略情勢評析 作者:黃宗昊(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台籍講師、台灣研究中心研究員

  【摘要】要判斷美國的戰略意圖是否轉變,“聽其言、觀其行”仍是有效的不二法門。但是在美國自說自話的前提下,要能成為“聽其言”的依據,需要的是清楚、精確的話語。在此標準下,拜登、沙利文頻頻出口的“保衛台灣”仍是一個龐大且含糊不清的用語,關鍵是並沒有真正給出“美國出兵”或“美軍協防台灣”這樣的具體承諾。雖然在當前和可以預見的未來,美方在台海主要採取的是政治攻勢,相比直接的軍事對抗是較為緩和的,但畢竟是在不斷挑戰中方的紅線與底線;中方的政治牌較少,往往以增強軍事壓力的方式來回應。隨著彼此間緊張關係的不斷積纍,是否有朝一日會從“量變”走向“質變”,讓中美關係滑落至不可測的深淵,也仍然存在可能性。

  近期台海局勢的真實寫照,正如成語所描述的——“多事之秋”。先是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10月7日英國廣播公司(BBC)的採訪中,當被問到美國是否準備採取軍事行動以“保衛台灣”時,他宣稱:美國現在就將採取行動,努力阻止那一天的到來。之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10月21日在電視節目與選民交流時也提到,面對中國大陸可能對台灣地區進行的軍事行動,美國準備“保衛台灣”。而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於10月26日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專訪時,又首度證實有美軍在台灣協助訓練。這些言論都引起了軒然大波,讓台海情勢迅速升溫,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態勢也在東亞蔓延。

  美國長期以來對台海的戰略模糊是否已然轉變?中美之間因台灣問題爆發軍事衝突是否勢不可免?台海局勢接下來會如何發展?一時之間,這些都成為引人熱議的話題。

  一、美國對台海的戰略模糊是否轉變?

  要探討美國對台海的戰略模糊是否轉變,得先回到戰略模糊的起源。究其實,所謂的“戰略模糊”根本上就是美國自說自話、兩面討好的策略。一方面,在應對中國大陸的時候,美國會說美中之間簽有三個聯合公報,美國也有“一中政策”,所以會尊重中國的立場;另方面,在面對台灣的時候,美國又說長期以來美國國內都有《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2018年又出臺了《台灣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進一步推動美台之間高層官員的互訪、交流,美國當局的政策會遵循法律。

  如此一來,就讓美國無論做任何舉動,都可以說自己有行動依據,都能夠左右逢源、自圓其說。要向北京施壓時,就以國內法為藉口打台灣牌,得償所願後又以“一中政策”為由搪塞台灣,如此循環往復,就出現了對美國當局非常有利的模糊空間,可供謀求在台海的最大利益。

  不同於戰略模糊,戰略清晰就是在兩岸之間明確選邊站(在當前態勢下意味著選擇台灣),給予從政治(承認、建交)到軍事(協防、軍事聯盟)的全面支持。其實這就類似於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國建交前的狀態。必須指出的是,戰略清晰意味著立場明確,也就難以存在彈性操作的空間;而戰略模糊衍生出的彈性空間可大可小,並非一成不變,會隨著美國當局的政策而調整。

  要判斷美國的戰略意圖是否轉變,“聽其言、觀其行”仍是有效的不二法門。但是在美國自說自話的前提下,要能成為“聽其言”的依據,需要的是清楚、精確的話語。在此標準下,拜登、沙利文頻頻出口的“保衛台灣”仍是一個龐大且含糊不清的用語,關鍵是並沒有真正給出“美國出兵”或“美軍協防台灣”這樣的具體承諾。

  所以“保衛台灣”既可以指美軍直接參與到台海衝突的第一線,也可以指加強對台軍售、強化台灣的自衛能力,包括當台海真的發生軍事衝突時,美國會進行外交斡旋,聯合盟友集體施壓、阻止事態惡化。如果指的是後者,則軍售和外交斡旋從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出現以來就一直在進行,雖然近年來強度有所增加,但仍然不足以主張美國在台海的戰略意圖已發生從“模糊”到“清晰”的根本轉變。

  特別是“衛台”言論出現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10月31日接受CNN的採訪時,面對主持人反覆追問美國如何保衛台灣,他卻避重就輕,祇強調了“美方會確保台灣有能力自衛”,不願明確承諾“美方會出兵協助守島”。緊接著11月4日美國國務院的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在德國記者的追問下,也效法上司繼續“打太極”,不肯正面回應。由此可見,拜登當局所做出“保衛台灣”的表態,更像是一種外交辭令,並非明確的軍事承諾。

  進一步而言,美國選擇在此時釋出和中國大陸對抗性更強的“衛台”言論,主要是為了對其國內民眾和國際盟友進行政治宣傳。特別是拜登當局的官員都是利用媒體採訪的機會宣稱要“保衛台灣”,輿論操作的痕跡明顯。

  對美國國內的群眾來講,這可以展現拜登當局是一屆有擔當、敢作為的政府,打造出強力的形象,有助於鞏固執政的正當性。尤其是當前美國國內的問題層出不窮,聯邦政府債務、通貨膨脹、供應鏈危機、疫情反覆等紛至沓來,拜登當局的施政滿意度卻不斷下滑,利用國際情勢轉移對國內矛盾的關注不失為一個應急的有效方案。

  從國際層面來說,拜登希望在外交上強化聯盟的凝聚力,尤其要強化美、日、澳、印四國之間的(軍事)合作來防堵中國。近期台海出現了事態升級,為了威懾台灣島內的台獨勢力,解放軍軍機加強巡航台海,對台灣地區施加的軍事壓力有所提升。在這個時候美國勢必要強力回應,不能夠示弱,才能有效團結盟友。

  二、政治攻勢 vs 軍事增壓

  如果再從“觀其行”的面向來看,美國在台海的動向確有不同以往之處,特別是在10月上旬主動拋出有美軍在台協助部隊訓練的訊息。就在拜登當局釋出“保衛台灣”的言論後,“撿到槍”的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接受CNN專訪時就忙不迭地證實有美軍在台,她也成為多年來第一位承認島內有美軍的台灣地區領導人。

  其實有現役美軍在台從來就不是什麼新鮮事,包括保衛美國在台協會、協助台軍訓練等,都是行之有年的“公開秘密”,相信大陸對相關情勢也都有把握。儘管如此,歷屆的台灣地區領導人對此還是低調以對,避免激化兩岸關係。但是蔡英文卻反其道而行,在媒體上公開宣稱有美軍在台,如此高調的操作,就是試圖敲釘轉角,深度捆綁台美軍事合作,甚至故意讓人產生台美建立軍事聯盟、美國會派兵協防台灣的想像,這符合民進黨當局的政治利益。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