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兩岸雙向交流三十年 張榮恭談祕辛
http://www.crntt.hk   2021-09-07 00:16:13
兩岸交流:張榮恭(左)數度參與“吳胡會”。吳伯雄(中)、胡錦濤(右)(張榮恭提供)
 
  兩岸交流,“新聞在前”嘛!馬英九在任8年中,大陸各級官員訪台者無計其數,海基會忙得不可開交,台商返回台灣參與得不亦樂乎,兩岸往來是非常、非常熱絡,不僅沒有一點局勢緊張的氣氛,更是真正達到和平穩定。無疑地,大陸知台、友台人士愈多,台灣安全與民眾福祉就愈高。這和2016年之後相比,如今台海被各方形容為“兵凶戰危”,乃至於有國際媒體直指台海是全球最危險的地方。兩相對照,人們究竟要選擇交流還是斷流?對話還是對抗?互利還是互撞?我覺得答案是十分清楚的。

  兩岸政治對話被李登輝“兩國論”中斷 

  再講回過去。1995年6月,第一位來台訪問的國台辦局長為時任新聞局長張銘清,是我以中央社名義邀請。在他來台的前幾天,因為李登輝的美國之行,大陸已經宣告兩岸兩會管道中斷,但是張銘清依然如期來訪。接著就是兩岸關係緊張僵持,有幾年的時間里,就沒有大陸官方人士來台訪問。

  事情發展到1997年11月,海協會來函邀請海基會秘書長到廈門參加研討會,這是恢復兩會溝通的積極訊號。雖然當時沒有“九二共識”的名詞,可是李登輝在表面上是以統派形象現身,這從他1996年競選時依然國家統一、反對“台獨”旗幟,乃至於他當選後的就職演說,都是如此,所以兩會復談可期。對於當時海協會的邀請函,台灣的回應是建議直接由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率團前往大陸,這個態度就更加積極。

  直到1998年2月24日,海協會表示歡迎辜振甫前往。其關鍵在於4天之前的2月20日,“行政院長”蕭萬長到“立法院”宣讀一段談話,這是當時李登輝交辦的,實際上是由我負責起草,經過核心智囊們共同討論後,呈李登輝核定。這篇談話有兩個重點,一是第一句話為“1992年兩岸就一中原則達成各自表述的共識”。此處講的一中原則各自表述,至關緊要。如今各界對於大陸有沒有承認一中各表,多所爭論,其實,當時最高當局拍板的是,各表的是一中原則,至於兩岸對一中涵義的分歧,則是擱置爭議,如此才能順利推進事務性協商。

  由此衍生到後來我陪同連戰、吳伯雄、洪秀柱訪問大陸,他們的說法都是“求一中原則之同,存一中涵義之異”,可謂是對“九二共識”的精確描述。現在正在進行國民黨主席選舉,有兩位候選人分別講“求同存異”及“求同尊異”,但是“同”者何在?如果不能說清楚,卻有意突出“異”的部分,那麼國共關係及兩岸關係就都難以重新開展。

  上引談話的第二個重點,就是釋出台灣準備政治對話的訊息,提出“以第二次辜汪會談為起點,凡是有關兩岸和平發展及國家民主統一的議題,都可以提出來一步步溝通對話”。所謂海峽和平發展,指的是事務性協商;所謂國家民主統一的議題,即為政治對話。

  這一年的10月14日,辜、汪二老的手於時隔5年半之後,在上海重新握住,汪道涵接受了辜振甫發出的訪台邀請。我作為發言人之一,在二老結束對話後,最先登場向上百家媒體進行說明。然後同一批記者在原地等待,換海協會副會長唐樹備出場,他的第一句話就是“兩岸的政治對話剛剛在和平飯店開始了”。後來因為李登輝於1999年7月發表“兩國論”談話,使得汪道涵來台訪問受阻。接著是兩千年台灣政黨輪替,兩會管道停止運作,直到2008年馬英九上任後,兩岸協商機制才恢復並正常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