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6日電/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對於人民銀行、發展改革委、證監會近日聯合發布的《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業內人士認為,新版綠債目錄不僅實現了標準統一,還實現了與國際標準進一步趨同,由於目前煤炭清潔利用債券占比並不高,新版目錄剔除化石能源相關內容影響並不大,而目錄項目範圍擴大有望帶動綠債發行規模的大幅增長。
聯合資信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我國共有56家發行人發行綠色債券68期,發行規模為1033.50億元,相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的發行規模有明顯增加,數據顯示,上季度和上年同期綠債發行規模分別為407.30億元、441.30億元。
據了解,自去年7月新版綠債目錄公開徵求意見後,不少綠債認證機構已經按照新版執行,向境內外投資人顯示了推動標準趨同的決心。
“對比國內外的綠色債券標準,其實原則上範圍和方向一致,認證流程都包括募集資金使用管理、項目評估、篩選、信息披露報告四方面內容。其中一個主要的差異就是2015版國內的綠債目錄包括清潔煤,而境外不包括清潔煤。”一位綠債認證機構資深從業人士表示。
該人士介紹,國內綠債投向清潔煤的規模實際並不多,此前存量綠色債券投向煤炭產業的不超過2%。但由於境外目錄中不包括清潔煤,很多境外投資者可能對此產生歧義,2021版的綠債目錄剔除了清潔煤,使得境內外綠色債券在項目篩選上基本實現一致。
根據遠東資信研究報告,從金額占比來看,目前應用於煤炭清潔利用及清潔燃油項目的綠色債券並不多。從2018年至2021年4月19日,國內債券市場累計發行了942只綠色債券,合計發行金額約8813.20億元。其中有10只債券的募集資金明確用於煤炭清潔利用、清潔燃油領域的項目,合計金額123.60億元,金額占全部綠色債券總額的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