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日電/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大減稅降費力度、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的決策部署,國家發改委、人社部、財政部、稅務總局等多部門日前印發“將階段性降低企業用電成本政策延長到今年年底”“關於延長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實施期限”等通知,為進一步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供了政策杠杆。
經濟下行壓力下,扎實有效推動減稅降費、積極為市場主體減負,是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的重要抓手,對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繼去年實現減稅降費超2萬億元之後,今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目標任務。此次明確延長多項階段性降低企業成本相關舉措,是應對疫情衝擊、因時因勢完善政策舉措、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的重要舉措。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省各地各部門要深化認識、強化大局觀念,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加快紓困和激發市場活力的規模性政策落地見效,為確保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供堅實有力支撐。
減稅降費,站在市場的角度,是“放水養魚”,讓企業輕裝上陣,增強經濟發展動力;站在政府的角度,則是“刀刃向內,壯士斷腕”。對各地各部門來說,必須有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的定力、決心和舉措。面對疫情給就業形勢帶來的不利影響,今年以來,廣東各級財政部門加大資金統籌力度,全力落實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等政策部署。經初步測算,廣東今年將通過減免、補貼、緩繳等各項財稅支持政策為全省企業減負超過2578億元,為穩住經濟基本盤提供有力財政保障。接下來要按照中央部署要求,積極兌現政策承諾,該撥的錢盡快下撥、該出的配套措施抓緊出台,讓市場主體和困難群眾普惠、公平地享受到政策的“真金白銀”。
大規模減稅降費難免會給市縣財力帶來缺口,為此必須進一步完善相應的轉移支付機制。中央層面,此前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今年將新增2萬億元直達市縣的財政赤字和抗疫特別國債,支持地方落實幫扶受疫情衝擊最大的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困難群眾舉措,加強公共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用於抗疫相關支出。確保這些資金“用在刀刃上”,要建立完善資金直達基層、有效使用的特殊機制,通過設立特殊賬戶等方式,務必使資金直接撥到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和困難群眾;要同步建立全覆蓋、全鏈條監控系統,確保資金流向明確、賬目可查,對截留挪用、虛報冒領等行為依法依規嚴肅問責、堅決處理。
去年以來,我省財政等部門本著“應減必減、該放就放”的原則,先後印發第一批“放管服”改革清單、大力壓減省級權責清單事項,在政府採購、科研項目審批、基建項目工程進度款審核、國庫集中支付等領域精簡行政審批,降低民眾辦事的溝通成本、時間成本,為企業和群眾創造了實實在在的便利。讓市場主體切實享受到政策的“真金白銀”,要持續深化改革,把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促進公平競爭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在改革上想辦法、找出路,打破不合理的條條框框,把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更大釋放出來;堅持階段性政策和制度性安排並舉,普惠性減稅和結構性減稅相結合,把減稅降費紅利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時間進入下半年,減稅降費任務很重,包括為市場主體減負1.6萬多億元社保費等各項任務必須完成。全省各地各部門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上來,以更扎實有效的減稅降費舉措,面向廣大市場主體救急紓困、雪中送炭,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穩住經濟基本盤,推動順利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來源: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