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發展前景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戰略中的城市發展定位應以全球化、國際化作為坐標體系。長三角城市群是我國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平台,因此,長三角區域內具有全球經濟參與能力和綜合競爭力的城市,要率先確立面向全球化、國際化的發展定位。總體上,長三角城市群諸城市的國際化定位可以依據各地實際發展狀況有多層次體系。
一是上海的全球中心性城市定位。按照“上海2035規劃”,上海是長江三角洲世界級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並將建設成為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上海應定位為全球中心性城市,導入全球資源,利用上海優越的空間區位,通過改革開放、“一帶一路”建設和自貿區的戰略謀劃,不斷以金融服務、國際商務、科技創新、空海運輸和文化交往的外向型發展能力,加快謀求全球化時代的世界級中心城市地位,同時,積極發揮上海為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發展導入和導流更多全球化資源的功能,更好地釋放上海引領長三角區域深度參與國際化競爭的“龍頭效應”。
二是南京、蘇州、杭州、無錫、寧波等城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核心型城市定位。在上海全球中心性城市帶動下,推動南京、蘇州、杭州、無錫、寧波等經濟、文化、科技、區位條件等方面具有較大國際化競爭能力的重點城市,加快構建以全球化產業分工、國際化經濟參與為主的經濟結構與產業體系。杭州的互聯網與電子商務產業,寧波的航運與貿易,蘇州的外向型工業,無錫的物聯網與智慧製造,南京的半導體與晶片等現代特色產業,完全具備了參與全球競爭的基礎能力。這些重點城市,要通過培育更多外向型企業,更加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佔領全球價值鏈的有利位置,吸納更多外商投資,參與更多全球市場競爭,努力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實現長三角地區除上海之外的“全球化產業核心城市”轉型,為長三角世界級超級城市群參與全球化、國際化競爭發揮“群聚效應”。
三是推動其他長三角外向型城市經濟體形成“雁群架構”。合肥、常州、揚州、南通、泰州、昆山、嘉興、湖州、台州、江陰、常熟、張家港、太倉、宜興、紹興、舟山、義烏等一批具有較多外向型企業的地級市與縣級市,基本都擁有一批外向型工業企業和貿易企業,大多是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外向型城市經濟體的代表性城市。要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定位,從城市經濟結構、城市建設、城市文化等角度,加快發展步伐,打造長三角地區多層級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雁群架構”。
就產業與科技發展前景而言,長三角地區是中國先進製造業發達地區,新材料、智慧製造、新能源、生物醫藥、精細化工、半導體、晶片、汽車製造、裝備製造、鋼鐵、石油化工、家電生產、家居製造等現代工業企業大量集中在長三角地區,同時農業現代化、集約化水平較高,設施農業走在全國前列。因此,長三角更要發揮產業和科技的先發創新優勢,瞄準並聚焦建設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的使命,以及中國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設計具有前瞻性的城市功能定位,加快探索和推進中國的現代化進程。為此要進一步提升長三角諸城市的產業科學佈局,通過諸如“G60科創走廊”的規劃,繼續推動“揚子江生態工業走廊”、“G42現代服務業走廊”、“G25生態休閒走廊”、“G92互聯網走廊”和“G2現代農業走廊”等發展規劃,把科技創新、現代工業、先進製造業、互聯網產業、現代服務業、休閒旅遊產業和現代農業等進行統一規劃發展,形成長三角地區豐富的先進工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跨區域產業帶,串聯滬杭、寧杭甬、滬寧皖、滬蘇揚淮等城市產業發展特色,依託每條走廊上的產業優勢,不斷積聚更多的新增企業和創新動能,推動以“產業帶+城市帶”的“雙帶”同步發展,為實現中國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奠定扎實的現代化產業和城市化基礎。
三、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進程中促進兩岸經濟合作
1.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進程中推動台資企業跨區域佈局。
長三角各地都有自己的比較優勢,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進程為各地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取長補短和協同發展創造了更大的空間,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推進過程中,長三角各地的台資企業也可依託各地的優勢資源稟賦進行跨區域佈局,優化資源配置,共享長三角一體化進程的紅利,推動台資企業在長三角整個區域內的協同發展。台資企業可將區域總部及核心研發機構設在上海、蘇州、南京和杭州等門戶型重點龍頭城市,充分利用當地的經濟科技和金融資源以及對外開放交流力度大的優勢,同時將生產企業散佈在整個長三角區域,依託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帶來的便利性依託各地優勢資源組織生產運營的協同,節約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共享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收益。
2.兩岸共同構建長三角國際化的“人文區位”。
城市化發展到後工業社會之後,城市文化越來越具備了“軟實力”戰略引擎功能。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進程既要推動上海的國際化能級和影響力提升,讓上海扮演好一個全球城市競爭中的“中國代言人”角色,同時也要推進南京、蘇州、杭州建設世界級的文化名城與旅遊城市,通過會展、會議、旅遊推介、文化周、主題日等方式,加快走向國際舞台,推廣和行銷自己的城市文化旅遊目的地形象,利用上海、南京、蘇州、杭州的文化旅遊影響力,拉抬長三角城市群在全球範圍內的“文化區位”和旅遊競爭力。台灣文創產業發達,在長三角打造世界級文化名片時可發揮重要的作用。長三角各地政府要積極營造兩岸文創產業合作發展的氛圍,完善知識產權的保護,重視法規和政策體系建設,鼓勵逐步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良性互動的兩岸文創產業合作體系。
3.健全優化長三角兩岸經濟合作模式和平台。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涉及社會經濟管理各個領域內的全面改革和管理優化,長三角的兩岸經濟合作也可進一步全面優化創新合作模式並建設有效率的創新合作平台。在合作模式方面可以積極推動長三角民企與台資企業的聯動發展,積極向共同研發、經驗管理、創造品牌、知識產權保護及聯手制定標準、拓展國內外市場方面深度合作。平台建設方面,可以建設跨行政區的兩岸經濟合作示範園區,加大對兩岸企業合作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動台資企業在園區內做大做強。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9年12月號,總第26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