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逢甲統計系特聘教授李燊銘。(中評社 林谷隆攝) |
中評社台中3月13日電(記者 林谷隆)逢甲大學統計行銷研究小組12日召開記者會,公布逢甲商圈調查結果,2018人潮量首度跌破1100萬人次,僅有1091萬多人次,較2015年最高峰的1328萬人次下滑237萬人次,為近11年來的最低點。營業額部分,2017年跌破新台幣百億仍持續下滑,2018年營業額也僅剩85億元,比2009年金融海嘯時的87億營收還低。
逢甲大學統計行銷研究小組由逢甲統計系特聘教授李燊銘主持,成員涵蓋十多位逢甲大學教授與研究生,連續11年針對逢甲商圈進行發展調查,並定期公佈調查結果。
李燊銘指出,逢甲商圈國際客比例一直約在1.5%到3%之間,2018人均消費力每次1700多元,相較台灣遊客每次平均消費600多元,國際客的貢獻度不少,顯示是台灣消費力下降。
李燊銘表示,逢甲商圈人潮、營業額雙雙下滑,是否代表特色不再,無法吸引海內外旅客來訪,仍需要進一步觀察,但是逢甲商圈人潮高峰是2015年的1328萬人次,該年度來台陸客也是最高峰的418萬人次,隨後陸客銳減,逢甲人潮減少,確實是呈現正相關,但不能肯定是絕對的主因。
李燊銘建議,近年電商平台增加,網購方便,也可能影響觀光人次,受訪者使用智慧型手機達98.2%,如何將消費結合智慧型手機,可能是未來轉型關鍵。
雖然逢甲商圈人潮與營業額雙雙下滑,但住宿商機並未下滑。李燊銘指出,逢甲住宿商機在2014至2016年都維持在21億元,2017年下滑到僅17億8千萬元的住宿商機;但在2018年調查抽樣人數中,有18.9%受訪者是住宿在逢甲,整年約206萬住宿人次,平均每房金額2000元計算,去年有20億6千多萬元住宿商機,這跟近年逢甲地區旅館業數量大增有關。
2018年度問卷調查在11月22日至11月25日晚間,以到逢甲的消費者進行面訪隨機調查,成功訪問1000名消費者。李燊銘表示,住宿者的平均消費金額862.1元、沒有住宿者僅有569.9元,兩者差距達292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