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從嚴從細管好用好水資源
http://www.crntt.hk   2023-10-08 09:21:32
  中評社北京10月8日電/水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控制性要素。要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積極推動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協調推進產業節水和節水產業,全面深化水價改革。

  中國缺水嗎?如果只談直觀印象,不同地區的人或許會有不同感受。客觀現實是,我國是個水資源相對短缺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5%左右,近2/3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水資源短缺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制約瓶頸。

  近日多部門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意見》明確提出,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格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強化取水管理,嚴格節水管理。到2025年,全國年用水總量控制在6400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16%左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8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降低16%。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

  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極不均衡,是我國的基本水情。夏汛冬枯,汛期降水占全年60%至80%。南多北少,水資源分布與經濟社會發展布局不匹配。南方地區國土面積占全國的36%、人口占54%、耕地占37%,水資源總量占82%;北方地區國土面積占全國的64%、人口占46%、耕地占63%,水資源總量僅占18%。緩解水資源短缺,節水是關鍵環節。

  近年來,在“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指引下,我國深入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取得積極成效。2022年,我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較2015年下降約33%和50%。我國用占全球6%的淡水資源養育了世界近20%的人口,創造了世界18%以上的經濟總量。成就舉世矚目,但總的來看用水方式還比較粗放,水資源利用效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我國還處於新型工業化、城鎮化發展階段,未來水資源供需矛盾有可能進一步加劇。

  水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控制性要素。要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有多少湯泡多少饃”。積極推動和實現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工業方面,根據可用水量,合理規劃發展布局和規模,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推進水資源超載地區、嚴重缺水地區有序壓減高耗水產業規模,嚴格限制新上高耗水項目取水許可。農業用水在我國用水結構中占比最大,也是節水最大潛力所在。要優化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推進適水種植;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節水型灌區建設,推廣高效節水灌溉及水肥一體化等節水技術。

  產業節水和節水產業要協調推進。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推進節水技術產業化,提高節水產品供給能力。合同節水管理是培育節水市場、發展節水產業的重要抓手。要在公共機構、高耗水行業、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等領域推廣合同節水管理。鼓勵第三方節水服務企業提供社會化、專業化、規範化節水服務,通過節水效益分享等方式回收投資和獲得合理利潤。

  既要節流,也要開源挖潛。我國污水資源化利用尚處於起步階段,利用量不大、利用率較低。要加強污水資源化利用,推進再生水用於工業生產、市政雜用、國土綠化、生態補水等領域,推動海水、礦井水、雨水等非常規水源利用。

  擰緊“水龍頭”,離不開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共同發力。發揮好價格的杠杆作用,全面深化水價改革,深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健全城鎮供水價格形成和動態調整機制,推行居民階梯水價、非居民用水及特種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穩步推進水資源稅改革,落實節水稅收優惠政策。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做好節水文章,不僅要增強全社會的節水意識,使之成為企業和個人的自覺追求,更要通過“硬指標”“硬措施”,以剛性約束強化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熊麗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