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2021中國經濟趨勢報告
http://www.crntt.hk   2021-01-12 09:10:21
 
  改善貨幣政策組合逆周期有效性

  為確保我國經濟實現平穩較快高質量發展,要求繼續相機調控和引導貨幣信貸總量,積極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疏通政策利率到市場利率的傳導機制,動態調整人民幣匯率參考貨幣籃子,相機調整宏觀審慎政策工具,引導金融資源有效配置和支持實體經濟。

  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在總量上的合理充裕和在期限配置上的供需均衡,引導社會流動性同反映潛在產出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基本匹配。改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中期借貸便利、法定準備金率、再貸款再貼現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相機調控保持銀行體系在總量和期限配置上的流動性,及時滿足金融機構必要的流動性需求。構建中小銀行可持續的資本補充體制機制,防範地方政府和市場主體可能的違約問題向中小銀行傳導。加大對中小銀行發行永續債等資本補充工具的支持力度,提升銀行服務實體經濟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能力。

  積極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引導信貸支持穩增長、促進結構優化。增強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運用再貸款再貼現和抵押補充貸款等信貸支持工具,發揮信貸政策的結構引導作用,保持製造業中長期貸款穩定增長,支持傳統製造業智能化發展和轉移升級,加大對戰略性新興製造業的貸款支持和創業板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符合新發展理念相關領域的支持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三農”、扶貧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支持“穩企業”“保就業”、精准扶貧和鄉村振興。增強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要引導信貸支持國內國際雙循環。特別要創新對新型消費方式、戰略性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投資激勵的信貸支持。

  疏通政策利率到市場利率的傳導機制,動態調整人民幣匯率參考貨幣籃子,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目前,我國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維持在較低水平,企業貸款利率繼續下行。中期來看,根據我國資本邊界產出趨勢和利率定價機制,我國貸款利率還有一定的下行空間,但下行空間有限。疏通政策利率到市場利率的傳導機制,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政策利率體系,引導市場利率圍繞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和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平穩運行,發揮常備借貸便利利率作為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推動其逐漸取代貸款基準利率成為商業銀行內部資金轉移定價(FTP)的主要參考基準,促進降低貸款利率和融資成本進一步下行,並引導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

  人民幣匯率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彈性浮動,在波動中實現升值。部分報價行作為外匯市場主體陸續主動將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價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推動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調整。從中期來看,要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下實現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就要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根據對美國、日本、歐盟和RCEP中其他地區的貿易投資結構和主要貨幣動態調整貨幣籃子,促進人民幣匯率更加市場化,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促進內外部均衡的平衡。

  調整宏觀審慎政策工具,發揮宏觀審慎政策對宏觀政策和微觀監管的補充作用。根據國際經驗,完善宏觀審慎政策工具框架,需要中國人民銀行完善宏觀審慎評估和抵押價值評估機制,發揮宏觀審慎評估在優化信貸結構和促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作用;構建逆周期資本緩衝評估和調整機制,適時調整逆周期資本緩衝比率;適時調整外匯風險準備金率。

  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

  一方面,面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要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首先,增強科技創新驅動,提升高端製造能力。要加大對科技創新型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動形成產學研資高效協同的技術創新體系,強化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子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推動數字科技與高端製造業深度融合。加快推進基礎科研和產業技術創新融通發展,構建順應國內消費升級浪潮、充分接軌國際市場的工業產品研發體系,以消費升級引領供給創新,推動形成消費端對高端製造領域的強大倒逼力量。其次,強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升服務精准性實效性。要進一步加強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服務理念更新、供給方式創新和服務流程革新,促進政府、市場和社會組織等不同主體共同參與,形成相互協作、相互補充的多元公共服務供給格局,從多角度、多層面提升供給的前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大力推動公共服務供給與居民的個性化、差異化、多樣化需求相匹配,逐步消除醫療、住房、教育、養老等民生領域的堵點痛點難點,強化對公共服務供給質量的監督和控制,切實把消費升級態勢轉化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再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要加快研究制定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穩定增長行動計劃,推進形成更合理、更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強化工資收入分配中技能激勵的導向作用,有效提升勞動者專業技能水平和創新創業能力,著力拓寬不同群體增收渠道。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探索建立對重點群體收入的動態監測體系,密切關注與跟蹤中低收入群體的社會安全感和心理預期,全力支持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加強中等收入群體的保障力度,推動實現中等收入群體規模顯著擴大。

  另一方面,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要加快完善全面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營造有利於消費潛力釋放的高品質消費環境。

  首先,加大政策引導和支持力度,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要積極推動汽車、家電、消費電子等重點消費品的更新升級,主動順應和把握居民消費升級大趨勢,培育和鞏固生鮮電商、直播帶貨、無人零售等疫情期間湧現出來的新需求,進一步挖掘數字消費、智能消費、綠色消費等新興消費熱點,推動構建滿足居民全方位多層次多樣化需求的消費體系,切實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潛力和消費熱情釋放出來。其次,扎實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營造安全放心消費氛圍。要加快完善全國性消費投訴綜合服務平台和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加強平台監管、大數據監管等新型監管方式的運用,加快構建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體系,增強商業信用約束、擴大社會監督,進一步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同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良好氛圍。再次,加快新型消費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打造數字經濟新實體。要在升級優化傳統消費基礎設施的基礎上,加快推動新型消費載體的前瞻規劃和精准布局,引導和增強人工智能、區塊鏈、虛擬現實等數字科技在各類商業商務載體中的覆蓋和應用,推進多元新型商業綜合體與各類生活性服務業深度融合,建立健全現代商貿流通體系,進一步拓展新型消費的增長空間,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增添新動力。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 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 課題負責人:李平,執行負責人:婁峰,課題組其他成員:樊明太、萬相昱、張延群、馮烽、朱承亮、王喜峰、左鵬飛、程遠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