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韓國企業可以通過將部分投資轉移至越南、印度及其他國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但相關國家一旦出現疫情狀況勢必對其國家內部經濟穩定成為全局性的衝擊。這一點從近期越南峴港暴發疫情,導致全國經濟再受衝擊中獲得體現。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內部市場潛力與製造實力如果能通過“內循環”激活而結合,則意味著產品進出口造成的檢疫、運輸成本及生產鏈條中斷的風險大幅降低。此外,中國內部多製造業集群分布的特點也可以確保相關外資企業經營的穩定性。因此,考慮到疫情防控成為“持久戰”,中國在全球經濟更加激烈競爭中的優勢不容忽視。
現階段中國對疫情的防控走向將會很大程度上決定自身對韓國對中韓合作的吸引力。如果中國能夠在下一階段有效防控疫情的擴散,儘可能控制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夯實中韓合作的基礎,提高美國吸引各國參與對華經濟“脫鈎”的成本。就目前而言,如果中國能夠在疫情背景下強化與韓國的經濟合作,將對美國對韓“脫鈎”壓力形成有效牽制。
首先,確保中韓圍繞疫情防控的有效溝通,確保習近平主席訪韓行程總體平順,以此推動兩國高層戰略對話,圍繞後疫情時代合作確定方向,對衝美方“脫鈎”壓力。其次,推動中韓各層次貿易合作框架建設,利用各方應對全球經濟蕭條“抱團取暖”機遇,推進兩國圍繞中日韓自由貿易協議與“區域全方位合作夥伴協議”儘早生效展開合作。再次,儘快制定兩國人員往來的防疫認證工作,對長期定居、工作在對方國家的人員進行必要隔離的同時,簡化通關手續。最後,密切關注美國可能採取的在韓國進一步部署“薩德系統”及中程導彈的規劃,對其可能對中韓關係造成的衝擊進行預警,儘量避免類似“薩德”事件對兩國經貿合作造成全方位衝擊。
孟莉:剛才張教授通過比較詳實的數據和材料分析闡述了疫情和中美競爭加劇情況下,中韓經濟合作現狀受到的衝擊和影響,同時也找到了中韓經濟合作的前景,對張教授的精彩發言表示感謝。下面請張東明教授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