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表示,考慮到中美目前的緊張氛圍,以及彼此之間批評的言辭,在後疫情時代中美必須要清楚的了解彼此的底線。我們應該特別的讚賞楊潔篪與蓬佩奧的會見。中美應該利用好面對面的高層互動的機會,進行明確的交流和互動,達成共識,了解雙方在台灣問題上的底線是什麼。
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院長王緝思提出,中美關係有三個底線,第一,兩國之間必須避免戰爭;第二,中美需要維持經濟關係來支撐全球經濟穩定;第三,中美之間要加強人文方面的交流溝通。
中美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互動也受到關注。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強調了中美合作的重要性,認為美國和中國可以使用好“3C”,包括合作(Cooperation)、協作(Coordination)、競爭(Competition),以此來避免技術威脅人類的生存,尋找到更好的技術,以及推動創新。
地區可嘗試繞過大國競爭建立合作機制
印度前國家安全顧問、前外交秘書梅農指出,新冠疫情讓所有領導人、政客面臨著很多的壓力和挑戰,但是這不意味著我們要拒絕合作,去容忍大國之間的競爭。我們不可能建立起一個架構,然後解決所有的問題。所以,我們可以先找到具體的問題,然後在具體的問題上找到那些真正志同道合的國家,有興趣、有意願合作的國家,然後一起坐下來找到解決方案,來推動安全合作。
何亞非表示,這次疫情跨越國家邊境,沒有國家可以單槍匹馬解決問題,我們需要建立區域性的治理框架,應對非傳統安全的威脅。此外,全球的經濟的供應鏈和產業鏈已經斷裂,地區性的努力比各國單打獨鬥好得多,如果我們不能復甦全球供應鏈,那麼可以先在地區範圍內建立供應鏈。
筆者認為,從連續兩天的論壇中可以了解到,各國前政要和智囊對中美關係變化的認知具有一致性,並認為要解決目前國際上面對經濟、安全等問題,以及要應對未來人工智能給世界帶來的變革,作為大國,中美都必須合作,也必須保持對話。各國與會者在世界和平論壇這一國際安全論壇上呼籲中美合作與對話,是對世界變化的清醒認知,也是對有關的政策決策者的提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