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續道,上次民進黨陳水扁的八年執政,“邦交國”從29個減到23個。在馬英九時期,只流失一個,大陸還顧及兩岸互動良好而拒絕收容該國。蔡上任後的兩年裡,“邦交國”就丟了五國,現在只剩17個,還有一個正岌岌可危。也就是說,如果明年選後政局依舊,兩岸關係再更惡化,那麼“邦交國”所剩無幾將不是不可能的。這是護“主權”還是滅“主權”?或者當國民黨再度執政時,縱使恢復兩岸良性互動而能促使台灣重新取得WHA、ICAO的門票,但是失去的“邦交國”仍都一去不復返了。
兩岸主權爭議是中國內戰遺留的問題,若要即刻尋求解決,那麼除了展開和平談判外,就唯有訴諸戰爭。戰爭既非台灣所能承受,和平談判又尚未在台灣獲得足夠的社會支持,那麼兩岸先擱置政治分歧、共謀和平發展,便就是台灣應該先追求的,而這也曾經落實在上次國民黨執政的八年間,同時充份維護了台灣民眾所認知的“主權”。
如今在“主權”反而愈遭限縮的形勢下,不從根源的兩岸關係尋求化解,卻頻頻向大陸擺出“主權”鬥爭姿態,同時又拒和平談判,如此不會造成兩岸攤牌提前到來嗎?而此種攤牌會是和平方式的嗎?其結果難道不會招來比一國兩制還不如的一國一制嗎?面對“總統”大選與“立委”改選,台灣選民實在不能不慎之又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