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 |
中評社北京2月25日電/脫貧攻堅是一項歷史性工程,奮戰在扶貧一線的工作人員付出了心血,傾注了感情。半月談記者走訪調研了解到,一些扶貧工作人員自掏腰包,資助貧困群眾。這種自掏腰包式扶貧會帶來哪些效果?需要把握何種尺度?
貧困戶如親人,值得掏錢幫助
2019年春節期間,湖南省藍山縣塔峰鎮源桐星村70多歲的貧困戶馮任祥老人家裡一改往日的冷清,新買的液晶電視裡播放著優美動聽的音樂。“扶貧幹部給我送來了新電視,家裡熱鬧多了。”馮任祥老人開心地說。
“看電視是馮老最大的愛好。以前他看電視需要往隔壁鄰居家裡跑,怕他出門摔著,我就自掏腰包送了他一台新電視,並幫他交了收視費。”
馮任祥老人的幫扶責任人藍山縣煙草專賣局一名副主任科員說,2018年與馮任祥老人扶貧結對後,就打心裡把馮老當成自己的親人。
去年主動上門看望走訪馮任祥老人7次,還幫他買了米、食用油、棉被等生活物資,前後花了2000多元。
同樣,藍山縣大橋瑤族鄉湘源嶺村8組村民馮發貴也享受到了幫扶責任人的個人資助。今年69歲的馮發貴因患有心臟病無法下地幹活,2014年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5年,時任藍山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黃和平上門結對後,幫馮發貴制定脫貧計劃。
“有病先治病,治好病才有希望脫貧。”黃和平從身上掏出1000多元交到馮發貴手上,幫他聯繫心腦血管醫生看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