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27日電/據中國台灣網消息,ai時代,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下,中國人該如何認識自己、發現未來?近日,一場主題為“ai時代的身份認同”的跨領域多元交流活動在上圖東館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學者圍繞這一主題,從各自的領域展開話題進行分享。
來自哲學、文化、教育、人工智能、數字經濟、ai藝術等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參與活動。著名學者、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樓宇烈為論壇遠程開題,聯合國絲路論壇跨文化委員會主席海雲繼夢(台灣省人)、世界孔子後裔聯誼會會長孔眾、盛景網聯高級合夥人兼人工智能創業孵化器創始合夥人顔艶春、上海市人工智能協會秘書長鐘俊浩、上海仲裁協會數字經濟與人工智能業務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張雲燕、上海師範大學mba教育中心產學研主管陳詩章、ai教育工作者及藝術家張潤嘉現場分享。
樓宇烈通過視頻為大家帶來“ai時代的教育方向”,他提出當下要“向內求”,教育下一代理解自己、發展自我意識,以此面對ai時代的未知。海雲繼夢以“ai時代的人性與民本建設”為題,指出在人工智能時代更應尊重人性、重視民本,在科技力量的助力中,實現更深廣的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