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大力提升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水平
http://www.crntt.hk   2023-12-24 09:40:49
  中評社北京12月24日電/《“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提出,要加強對工業遺產資源的活化利用,開發旅遊用品、特色旅遊商品,培育旅遊裝備製造業,發展工業旅遊。近日,多省公示工業遺產認定名單。在《首批山東省工業遺產擬認定名單》中,濟南重工鑄造車間建築群、青島郵電博物館等入選;在《河北首批省級工業遺產名單》中,滄州大化舊址、任丘古潛山油田等入選。

  工業遺產是我國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工業文明的重要載體。我國的工業遺產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工業遺產是中國古代絢爛多彩的傳統手工業成果的展現,不僅彰顯了古代中國領先世界的科技水平與歷史地位,也是延續城市歷史文脈、保留城市歷史文化記憶的重要內容,為培育人文情懷提供了重要資源。工業遺產還記錄著中國近代工業化的艱難起步和中國共產黨領導工業化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新時期不斷加強我國工業遺產保護利用,一方面可以更好展示中國源遠流長的工業生產文化以及綿延千年、歷久彌新的工匠精神與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可以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國家現代化建設、帶領人民開辟中國特色工業化道路的歷史見證,是對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無私奉獻、愛國敬業精神文化的弘揚。

  在新起點上加強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推動工業文化繁榮發展,必須立足實際、統籌推進,更好發揮工業文化在高質量發展中的賦能支撐作用。近年來,我國對工業遺產的保護利用已呈現出多維度、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同時還有更多工作要細化。一是細化保護措施,古代的工業遺產分為傳統制瓷、釀造、制茶等,近現代的工業遺產分為重工、輕工、交通等,都需要結合資源特色進行分級分類保護。二是多種樣態發展,將工業遺產保護利用與地區轉型發展相結合。三是發展豐富主題,將工業遺產置於更廣大的歷史文化時空,加入大型歷史文化建設規劃,如長江工業文化、大運河工業文化等,不斷豐富工業遺產文化內涵。四是傳承多種工業精神,如工匠精神、大慶精神、勞模精神等,使受眾深刻體會中國工業文化的精神內涵。

  在前期探索和積累的基礎上,我國工業遺產的管理制度已趨於成熟。未來,應不斷完善制度規定和政策措施。今年3月,工信部印發《國家工業遺產管理辦法》,之後,江蘇、天津、北京結合各自實際情況,發布了本地區的工業遺產管理辦法。一系列較為成熟的規範性文件相繼出台,標誌著我國工業遺產保護利用事業發展進入了新階段。

  同時,應進一步加強多學科融通研究,增強對實際工作的理論支撐。應促進建築學、城市規劃學與中國史等學科的研討交流,構建研究體系;通過利用先進信息化技術,搭建開放性的數據平台,集各學科之力積累多樣化的數字資源,提供良好的資料條件;加強多學科背景下工業遺產智庫建設,積極開展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為相關單位提供決策咨詢,為我國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撐。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趙偉(蘇州科技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中國鐵路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