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頻頻出現的惡俗營銷,也反映出商戶平台性別意識的缺乏、對弱勢群體保護意識的薄弱。近些年,部分廣告商戶們為了抓人眼球,通過撰寫低俗不堪的文案,炮製曖昧不清的字眼來博取關注。這樣的做法既挑戰了人們的道德底線,也拉低了自己的下限,更有可能觸碰法律的紅線。未成年人作為弱勢群體,更不該被物化為商品,成為人們獵奇的噱頭。同時,因其不成熟,未成年人作為商業廣告的信息接受者,極易受到廣告潛移默化的影響。好的廣告不僅擁有著好的創意,還應有正確的價值觀,傳遞著正能量。因此,作為廣告商、企業主,理應擔負起相應的責任,給予他們健康成長的環境。
從這則低俗廣告事件中,我們也可以窺一斑而見全豹,如何把未成年人保護落到實處,考驗著各級各部門的智慧和能力,更需要拿出擲地有聲的舉措,讓不法者承擔應有的法律責任。孩子們成長得更好,是全社會最大的心願。只有把那些瞄准未成年人的主觀惡意徹底打消、及時鏟除黑惡土壤,才能有望真正斬斷伸向孩子的罪惡之手,築牢未成年人保護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