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搬磚治厭學”是一種社會化教育
http://www.crntt.hk   2021-04-14 00:36:33
  中評社北京4月14日電/網評:“搬磚治厭學”是一種社會化教育

  來源:東方網  作者:楊朝清

  一則父親帶著兒子到浙江杭州市一個工地勞動的視頻近日走紅網絡。男孩父親表示,視頻拍攝於去年8月,兒子因小升初課業壓力大產生了嚴重厭學情緒,每天玩遊戲,怎麼勸都沒用,只好帶他到自己工作的工地來搬泥沙、磚頭。四天體驗結束後,兒子學習態度有了很大轉變,如今8個月過去,再沒產生過強烈的厭學念頭。(4月12日澎湃新聞)

  貪玩調皮的天性也好,學業壓力驅使下的消極逃避也罷,覺得讀書苦的孩子,或許不在少數。“00後”享受了祖輩、父輩無可比擬的學習環境和生活條件,享受了家庭結構小型化帶來的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卻承受著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學習很多時候是枯燥乏味的,學業焦慮讓讀書失去了不少樂趣;一旦對“讀書改變命運”失去篤定的文化認同和價值追求,就有可能想放棄和退出。

  產生厭學情緒,很大程度是孩子們社會化不夠充分的結果。在他們看來,讀書很苦很累,成年人的生活比讀書有意思多了。要扭轉孩子這種偏差的認識,顯然不能靠空洞的說教,而是可以通過“勞動育人”。只有通過親力而為的角色體驗,孩子們才能對普通勞動者的生存生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看似輕鬆簡單的勞動背後,也隱伏著不為人所知的艱辛與痛苦。

  為了讓孩子們轉變“意義之網”,一些家長可謂用心良苦。不論是“生存體驗”,還是“工地搬磚治厭學”,通過角色體驗活動,有助於讓孩子們重新發現和認識自己——在孩子們的想象世界中,到處充滿機會和資源,自己可以輕易成功;可是,在堅硬的現實面前,他們才會發現自己的普通與平庸。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中國式家長,總是渴望孩子比自己更有出息。一些自己讀書少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轍的家長,渴望孩子的人生多一些選擇,打破出路單一化、人生定型化的宿命。雖然社會流動的渠道不止一條,但對於大多數平民家庭而言,通過教育來“爭上游”,依然是最有效力也最低成本的一種路徑。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