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澄清對國民黨“親美”的質疑。近年美國調整對台灣內部的政策,從遏制陳水扁轉變為支持蔡英文,因而民進黨推出“親美和日抗中”的路線。這樣讓本來是“親美”的國民黨,感到遭受“邊緣化”。但卻又放不下“親美”態度,卻又無法與民進黨“爭寵”。而籍著蔡政府宣布開放含有“瘦肉精”的美國豬肉進口,發動“食安公投”,就讓還想“藍綠通吃”的美國,感到不那麼如意。不過,國民黨對此議題的運用,還是較為巧妙的。一方面,江啟臣昨日刻意放大“外傳美方或對‘食安公投’施壓”的信息,並強調食品安全不分黨派,也不應上綱到政治議題,即便是國際政治也是如此,“公投”推動將堅持到底,來“劃清界線;另一方面,由馬英九出面,強調全球一百九十七個國家,多達一百六十國是不用“瘦肉精”的,比例高達百分之八十一,另外島內也有百分之六十民眾反對吃“瘦肉精”豬肉,來展現反對“瘦肉精”豬肉的正當性,並說明不是籠統地反對美國豬肉進口,而是反對含有“瘦肉精”的美國豬肉進口,以至“公投”的名稱也是定位為“食安”,而非“美國豬牛肉”,也是“劃清界線”,以澄清“全盤反美”的質疑,為未來發展與美國的關係留下後路。
其四、希望能扭轉基層民眾的政治態度,並維繫地方派系勢力對國民黨的支持。蔡政府開放美國豬肉進口,可能會損害中南部豬農的利益。而這部分民眾,在以往的各項公職選舉時,往往是民進黨的基本支持者。蔡政府開放美國豬牛肉進口,可能會影響這些民眾的政治態度,國民黨正好可以乘虛而入,並順道拉攏地方派系勢力。
其五、檢測國民黨的組織動員能力,為明年底地方選舉進行練兵。在完成第一階段連署,並經“中選會”核算之後,就進入第二階段連署,必須徵集到二十八萬分連署書。國民黨以“遍地開花”的口號,在全島各地進行徵集,這是在非選舉期間的組織行為,能夠預熱氣氛,有利於此後的組織動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