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8日電/據中國教育報報道,作者:池州學院院長
柳友榮蘇霍姆林斯基強調“沒有勞動,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認為把勞動視作獲取物質利益的手段,還是豐盈而趣味的精神生活的條件,是社會進步與道德發展的標誌。當前,勞動教育在學校裡弱化、家庭中虛化、社會上淡化的現象已然是不爭的事實。3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下稱“意見”),大力倡導在各級各類學校中扎實開展勞動教育。
早在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就將“愛勞動”與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社會主義並列為國民五項公德之一。2015年的全國“五一”勞模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要求弘揚勞動精神,“讓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蔚然成風”。總書記以“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對厚植新時代年輕人的勞動情懷抱有殷切的期待。
那麼,眼下高等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情況如何呢?2020年初,我們課題組對全國30多所高校的近3萬名高校領導、教師、學生開展的調查總體顯示,高校勞動教育有待進一步增強。結果還顯示,接受專門勞動素養課程教育的大學生比沒有接受的大學生在勞動觀念、勞動素養等多方面表現出更高的水平。調查結果同時顯示:其一,側重成“才”教育,少見成“人”教育;其二,勞動教育缺位現象嚴重,有勞動無教育的現象比較普遍;其三,勞動教育地位與其他“四育”無法比肩,必修課程闕如、依托課程空轉現象一定範圍內存在;其四,勞動教育的隨意性較大,不少學校勞動課程無計劃、無大綱、無考核。由此不難得出,高校勞動教育尚且存在著真重視不夠、真教育不力、真保障不足、真評價缺失、真研究不多的諸多問題。如此觀之,實現高校勞動教育提質增效須處理好6對關係。
一是統籌規劃與因校而異的關係。教育主管部門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依據《意見》要求,明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勞動教育內涵要求,統籌規劃各級各類院校的勞動教育。強化勞動教育的育人地位,國家和省一級的教育主管部門要盡快成立“勞動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加強對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導,推進勞動教育教學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咨詢、指導、評估、服務等工作。與此同時,還要尊重高校性質、地域、類型的差異,將統一要求與具體而微相結合,因校而異、因地制宜實施勞動教育。既要處理好普通高等院校與職業院校在勞動教育方面的異同,又要對學術型大學和應用型大學的勞動教育內容進行科學取舍和區分,確保高質實效。
二是學段特點與一體貫通的關係。《意見》中明確要求勞動教育要尊重教育規律,符合年齡特征,強化實踐體驗。很顯然,大中小學應依據不同學段身心特征開展勞動教育,在家務勞動、服務性勞動和生產性勞動的構成及其比例中科學安排、適度適當。同時,“課程”是教育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方式的具體規劃和設計,勞動作為一門發展性課程,還應處理好各學段之間的銜接和貫通的問題,這是勞動教育有效性的依憑,也是提質增效的關鍵。必須注意的是,由於我國前一階段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勞動教育虛化現象,中小學生每天的勞動時間明顯不足。因此,當下大學勞動教育一定程度上還存在為中小學時段“補課”的任務,不僅需要關注服務性勞動、職業勞動、生產性勞動,還需要在“家務勞動”上補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