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就要既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做到“堅持和鞏固”;也要看到一些具體制度和體制機制的短板,做到“完善和發展”。前者要求我們堅定制度自信,後者要求我們積極推進制度變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堅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氣,同樣,離開不斷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徹底、不可能久遠。”既強調制度自信,又強調制度變革,這兩方面是辯證統一的。新時代制度建設更多面對的是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對頂層設計的要求更高,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求更強,相應地建章立制、構建體系的任務更重。
就制度自身發展而言,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一個動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必須隨著實踐發展而與時俱進。不斷推進制度創新,讓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面臨的歷史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今天,我們黨處在這樣的歷史方位上,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為人民幸福安康、為社會和諧穩定、為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目標和工作任務,具有鮮明的問題導向,要在固根基、揚優勢的前提下,扎實推進補短板、強弱項的各項工作。既排查梳理之前各項改革任務的完成情況,已經完成的繼續鞏固深化,尚未完成的持續推進,又要把全會部署的任務及時納入工作日程,實現有機銜接。在堅持和鞏固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前提下,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積極吸收借鑒人類制度文明有益成果,加快建立健全國家治理急需的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的制度。同時,及時總結實踐中的好經驗好做法,成熟的經驗和做法可以上升為制度、轉化為法律。在統籌協調中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把我們的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社會發展的現實效能。
當前,我國正處於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發展形勢總的是好的,大局是穩定的,但面臨的風險也是多方面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我們的事業越前進、越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就會越多,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就會越多,面對的不可預料的事情就會越多”。面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強化風險意識,堅定戰略定力,善於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剛性”提升鬥爭信心,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韌性”提升鬥爭藝術,運用制度威力應對一切風險挑戰。
(作者:鄭萼,系首都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委托項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原創性貢獻研究”[2018XZD05]的階段性成果) |